• 81阅读
  • 0回复

科特迪瓦大力发展石油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7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科特迪瓦大力发展石油工业
  本报记者 杨贵兰 黄泽全
  近来,科特迪瓦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以加快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并计划将经济首都阿比让建设成“非洲的鹿特丹”,使这座港口城市能够成为西非地区乃至整个非洲大西洋沿岸的石油产品集散地和能源基地。
  在近几年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原油价格低迷不振的情况下,科特迪瓦政府为何大规模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
  科特迪瓦矿产资源丰富,已经探明的石油储藏量达12亿吨,天然气储藏量达156亿立方米。近10年来,科特迪瓦政府实施稳定和振兴经济的“瓦塔拉计划”,俗称“大象计划”。该计划已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科特迪瓦”国名音译为“象牙海岸”,科特迪瓦人喜爱称自己的国家为“大象国家”。“瓦塔拉计划”的核心是努力改变单一农业经济状况,在继续发展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加速石油等矿产资源开发以及扩大出口,使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实现经济多样化,该国称之为“要让大象拥有四条腿”。
  科特迪瓦大力发展石油工业,除实现经济多样化考虑外,还因为周边国家马里、加纳、几内亚、布基纳法索等均是石油、电力能源缺乏的国家,这些国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外汇从欧洲和北非进口石油产品。扩大对这些邻国的石油和电力出口,增加国家外汇收入,积累经济建设资金,显然是科特迪瓦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又一动力。
  科特迪瓦在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方面,开始实施一系列符合本国国情的独特举措。例如政府参与勘探、开采、精炼以及分配、运输、服务等各个领域,努力使石油、天然气资源在各个领域里能够产生最大的附加值,将最终产品投向国内外市场。实施这些措施,能够让石油、天然气资源为本国带来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进而带动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均衡地增长。
  为了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科特迪瓦政府制定了长远计划。建立大型发电厂,以天然气作为能源,用生产的电力满足国内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并向邻国出口。目前天然气年产量为13亿立方米,计划到2005年达到20多亿立方米。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和石油气,向居民提供廉价、干净、便利的能源,从而减少对森林的滥砍乱伐,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并推动一批新兴行业的发展。铺设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将原油从油田直接输送到炼油厂。天然气管道将从圣佩德罗经阿比让抵达加纳的港口城市塔科拉迪,输油管道从阿比让经布瓦凯到马里和布基纳法索边界,以便向加纳的塔科拉迪发电厂输送天然气,向马里和布基纳法索输送原油。
  提高科特迪瓦炼油厂的生产能力,使该炼油厂的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350万吨提高到450万吨,到2002年达到1000万吨。科特迪瓦炼油厂是科特迪瓦目前最大的工业企业。到2002年,该炼油厂计划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而成为西非地区最大的炼油厂,所生产的产品不仅供应西非大西洋沿岸国家,还将远销到一些欧美和亚洲国家。
  为了保证实现发展计划,科特迪瓦政府将原有的石油部门划分为管理、勘察和生产、天然气、工业以及服务等具体职能部门,直接为生产服务。另外,还在阿比让港辟出专门区域,建立有关石油的工业和设施,使港区拥有石油加工、储藏、转口、运输、分配和交易的综合性功能,最终建设成“非洲的鹿特丹”。
  科特迪瓦还为实现发展石油工业计划颁布了一系列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优惠政策,目前已有不少欧美石油公司落户阿比让,在这一领域展开竞争。科特迪瓦发展石油计划,也为中国公司进入该国市场提供了机遇。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参与了对科特迪瓦沿海陆地200公里区域内的石油勘探工程。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将与科特迪瓦石油生产和服务公司合资建造一座年产35万吨尿素、20万吨氨的化肥生产企业,计划2001年建成投产。中国其他一些企业也在科特迪瓦石油开发领域获得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