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科教兴农要有新思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7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科教兴农要有新思路
苏静
我国农业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解决温饱为主,数量型增长的发展思路已逐渐失去了发展的潜力,取而代之的是以富裕农民为主,质量型增长的发展思路。新科教兴农的思路应从以往主要推广增产技术,着力支撑数量型农业的路子,转移到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档次,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着力支撑效益型农业的新路子上来。
首先,要大力推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用高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国外已将全球定位系统、基因工程、信息化技术引入农业,面对外国高科技农产品的冲击,我们若靠的还是低水平的农业科技,是“兴”不了“农”的,必须在高新技术上有新的突破。为此,要紧密围绕能够给农业发展带来重大突破的课题,组织科研攻关,要鼓励科研、教学单位开发推广农业尖端技术,发展高技术农业企业。
其次,要适应市场农业的要求,大力推广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先进技术,努力提高科技对农业增效的贡献水平。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由市场来决定产量,由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来决定品种结构和质量,由科技含量来决定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因此,单纯的“增产科技”,同样是“兴”不了“农”的。一方面,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低水平地增加产量,只能带来增产不增收的结果;另一方面,对于一般的增产技术,农民也不感兴趣,最终达不到“兴农”的目标。科教兴农要在思路上创新,就必须大力提高科技对农业增效的贡献水平,把既能增产又能增质、增效的先进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作为“重头戏”。
再次,要适应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分层次培养“乡土人才”,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所谓分层次全面培养,就是要在搞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农民教育培养的“纵深度”。第一层次是对广大农户坚持“田头教育”,把培训、技术示范和项目推广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层次是从农民中的“智力型人才”,主要是回乡创业的知识青年中,下功夫培养出一批初中级的技术人员,形成一支跨世纪、高素质的技术队伍。第三层次是对农村基层干部,要让他们先学一步,学深一步,真正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