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粤东打假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4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查几个制假窝点,秘密调查一个多月;隔夜才通知,第二天却扑了空——
  粤东打假记
  施喆
  4月26日上午,笔者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技监局的稽查执法人员从汕头开车奔赴潮阳打假。直到4月25日晚,我才知道第二天将赴潮阳打假电池。
  我们和潮阳市技监局50余名执法人员以及当地40多名公安干警兵分五路,前往当地制造假电池的窝点——陈店镇彩印制品厂。就在执法人员进行检查时,两条双色印刷生产线仍在运转,细心的执法人员掀开一沓儿已开封未印刷的铁皮,发现里头夹着一张印满“Panasonic”电池商标的铁皮。执法人员不久又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陆续翻出印有“Sony”、“555”等电池商标的十数张铁皮。再铰开已用木板胶条封好的成品,打开一看全是假冒知名品牌的电池外包装。粗略数一下,假冒“National”有2箱3000张,假冒“Toshiba”有3箱4500张,各种品牌共有十几箱之多。据介绍,每条生产线每小时能生产10万个假冒电池外壳。
  初战告捷,在回去的车上,各个点的稽查情况也陆续报回:共查获17个涉嫌制假售假场所,查封假冒干电池2171000粒、设备97台(套)、印有假冒商标的铁皮30000张。笔者不由得赞叹这次行动的顺利,旁边一位稽查人员说:“这是我们潜伏调查了一个多月才换来的。”
  第二天,执法人员又出发查处假农资。我们在潮安县龙湖镇乡下一个生产点,看到他们直接用水兑农药,把明令淘汰的“杀虫脒”贴上“杀虫双”的标签,1997年后已不再生产的ICI“兴棉宝”这里仍在生产。这天在惠州、博罗、汕头、澄海、潮州等地区共检查了15个门店仓库、1个造假窝点,查获封存涉嫌质量问题的农药有50个品种规格,约2850箱(桶)。
  两天来打假收获不小,为避免被人跟踪,我们中午从汕头市区的一家酒店转移到郊区的一个度假村里。得知第二天将打假烟时,记者们不禁有点激动。晚饭时,下去蹲点的人打回电话:风声走漏,假烟窝点已转移。酝酿已久的打击假烟行动又一次流产了。
  不下10次到粤东打假的广东省技监局稽查处处长赵剑说,这种扑空的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了。粤东是广东省制假重灾区,制假已形成了严密网络。这次打假范围大、品种多,在当地政府配合下比较顺利,但关键是查获后的处罚,打假还得抓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