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妇女——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7
第12版(社会经纬·民族大家庭)
专栏: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妇女
——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综述
本报记者 董宏君
妇女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妇女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早在80年代,我国率先承诺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等国际公约。
1995年,在我国政府主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国家主席江泽民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的战略观点,并承诺了《北京宣言》及《行动纲领》。
同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关妇女发展的政府规划《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几年来,党和政府为落实《妇女纲要》的各项目标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纲要的11项目标中,多数指标已基本达到或接近2000年目标,我国妇女的进步与发展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依法保障妇女权益
90年代以来,为适应妇女发展的需要,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婚姻法》、《继承法》、《母婴保健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及地方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障妇女发展的法律体系。政法部门通过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有力地保护了妇女的合法利益。各级法院围绕审判和调解工作,在调解家庭纠纷案件和判决离婚案件中,依法公正判决,努力维护妇女的权利。司法部门通过建立法律援助中心,无偿为贫困妇女提供司法援助。
逼近2000年目标
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及管理的程度,是《纲要》提出的首要目标。据中组部统计,截至1997年底,全国机关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女干部总数达到1383.7万人,占干部总数的34.4%。比1994年底增加了146.7万人,所占比例提高了1.8个百分点。中央和国务院,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党政领导班子中都至少有了1名女干部,其中8个省、市、区党政班子实现了各有1名以上女干部。全国市、地、州、盟党政领导班子有90.4%配备了1名以上女干部。县、市、区、旗党政领导班子有91.8%配备了1名以上女干部。其中有50%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配备了1名以上女干部。
劳动就业与劳动保护方面,据有关部门的统计,1997年城乡从业人员总数达到6亿多人,其中女性占46.5%。从1995—1997年,城镇女职工每年增长0.1个百分点。1997年,城镇女职工56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8.8%。目前我国城乡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据1998年底统计,全国下岗职工达892.1万人,其中女性388.9万人,占43.59%。为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劳动保障部门要求所有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女职工进中心的比例达到97.9%,有208万失业和下岗女性接受了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70%。截至1997年底,共有350万名失业、下岗女性通过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介绍,走上了工作岗位。各级工会、妇联组织在积极推动下岗女职工再就业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仅1996—1997年就培训下岗女工100万人,帮助47万下岗女工再就业。全国下岗女职工的再就业率达到50%。
妇女的教育程度关系全民族的素质。1998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9%,女童为98.8%,小学生辍学率为0.93%,其中女生为0.92%,低于平均数,已基本实现了纲要中规定女童辍学率低于2%的目标。初中生辍学率为3.23%,其中女生为2.86%,亦低于平均数,但高于2%的目标。
目前,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人数为1.48亿人,其中女性为1.06亿,占71.62%。青壮年文盲率为5.51%,女性青壮年文盲率为8.45%。1997年,脱盲人口数为403.54万人,其中女性为246.58万人。基本完成了每年扫除200万女性文盲的目标。
妇女卫生保健方面,1997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63.6/10万,住院分娩率为61.73%,非住院分娩新法接生率为83.8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68.32%。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33.1‰和42.3‰,已完成和接近完成2000年目标(33.5‰和40.6‰)。
战胜贫困任重道远
据统计,1998年,全国有800万贫困人口脱贫,妇女占一半。截至1998年,共扶持贫困残疾妇女83.19万人。农村女农民技术人员达到60.1万人,1998年参加科技培训人数达2005.9万人。
贫困地区妇女不仅脱贫任务十分艰巨,而且教育仍然比较落后。目前,全国扫盲尚未达标的560个县、市中,有470多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国青壮年文盲还剩下3700万,其中70%左右是妇女。这些贫困地区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教育卫生设施落后,妇女的生存及教育环境亟待改善。
90年代中国妇女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对妇女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应该看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创新,必将为妇女的进步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和基础。中国妇女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新世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