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主教练开设理论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6
第8版(体育)
专栏:

  主教练开设理论课
  本报记者 汪大昭
  中午12时,几十名中国记者把河内大酒店会议室挤得满满的,等候着中国奥林匹克队新闻发布会开始。主教练霍顿作开场白:“让我们换个花样。中国奥林匹克队作过大量的战术练习,我想借助播放录像,为你们介绍队伍的基本打法和任意球战术。”
  霍顿起身站在书写板前,指着上面画出的足球阵形图示说:“我们在亚洲遇到的对手,大多打3—5—2,中国队是4—4—2,4名后卫是平行站位。有些记者总爱问我是采取进攻战术,还是防守为主。教练注重的是攻守平衡。假如我们把10名球员放在自己的禁区前沿防守,对方的进攻肯定很难得手,可是这样不利于我们断球后迅速发动反击。”霍顿非常认真地讲起这些足球战术的ABC,因为今天面对的不是球员,而是记者。
  “根据70年代以来对世界杯、欧洲杯等大赛的统计,87%的进球不超过三次传球,只经过两脚传球就破门的情况占进球总数的66%。可见,有效的进攻是三传两递,不是倒来倒去。”说罢,霍顿标出中国队球员在场上的位置,逐个讲解每人在进攻和防守时的跑动方向和作用,以及对不同情况采取的针对性办法。霍顿强调中国队的战术原则是重在中场,把阻止对方深入腹地和发起快速攻击的工作集中在中场完成。
  这节特殊的足球理论课是霍顿主动提议开设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他自己确定的。“两名前锋要干扰对方组织进攻的拖后前卫,使双方在中场处于4人对4人的态势。反击时,两名前锋同时吸引对方两名盯人中卫,造成对方自由中卫补位时顾此失彼,破门的机会就来了。”霍顿请记者们看过张玉宁在不同比赛中如出一辙的进球镜头,说道:“简直像是拷贝出来的。张玉宁在7轮联赛中没进球,但在国奥队出场5次,进了13个球。”
  “不过,这些东西用来对付越南队那样全部收缩防守的打法,就不行了,必须用角球、任意球和界外球等定位球战术解决问题。”霍顿详细讲解了他设计的角球开出后,从近端到远端梯队式攻击,并强调了近端的威胁。“开定位球相当于在无人逼抢的情况下传球,因为守方要退后9.15米的距离,所以,大赛中1/3的进球是通过定位球实现的。我们常常叮嘱球员在对方带球和传球时要贴身防守,否则,无异于让对方踢定位球。”
  有记者问:“你把什么都讲了,不怕对手有所防范吗?”霍顿笑笑说:“我只讲了最基本的东西,战术并不全怕对手了解,我们在登喜路杯赛前特别演习了防守角球的办法,对方不还是用角球得分了吗?”
  一个多小时过去,这节由主教练讲授、记者听讲的课程该告一段落了。霍顿没有忘记本来是新闻发布会,于是告诉记者,全队18名球员未出现伤病,明天对缅甸队仍用首战的11人出场,如果打得顺利,会将两名边前卫黄勇和肇俊哲换下来休息。(本报河内5月2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