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雕塑二十世纪的科学纪念塔——与您共读《科学的丰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9
第7版(科技)
专栏:

  雕塑二十世纪的科学纪念塔
  ——与您共读《科学的丰碑》
  本报记者 周庆
  20世纪可以称为科学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超越梦想的科学成就。
  为了给这些成就中最伟大的部分雕塑一座纪念塔,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一书。读读这部书,您会了解26个学科、293项科技成就的诞生过程,并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仿佛与一群本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巨子一起,走进了一个发现、发明与创造的天地,不断受到知识与智慧的冲击。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您能解释望梅止渴的缘由、亲子相似的奥秘、时空弯曲消长之谜吗?请读陈天昌介绍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金振华概述的遗传学诞生与发展、陈建礼简论广义相对论的建立。这几项新兴的学说,都是在本世纪前20年提出来的、在科学史上放射着耀眼光芒的篇章。
  中国海洋研究所所长曾呈奎认为,在科学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是无比辉煌的一百年,而本书介绍的这些成就,重要理论和发现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起源、混沌与分形、系统科学、物质结构、DNA双螺旋、大陆漂移和板块结构,重大发明创造如:计算机、人工智能、无人工厂、设施农业,重大技术突破如:克隆技术、基因工程、集成电路、激光技术、核能利用,重大工程如:人造卫星、空间站、摩天大厦等等,不仅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而且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观念,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20世纪不同寻常的岁月,但与这些同时代的科技成就所达到的认识水平相比,大多数人还处于科盲的阶段。读读此书,可以算一次极好的补课,从而产生创造的骄傲,增强进步的信心,减少宿命的观点,感受生命的自觉。
  高山流水欲觅知音
  这本书的作者队伍十分庞大——共有190多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他们的名声很显赫——学科带头人、院士、博导、校长、教授、学者、总工程师……尽管这样,他们每一个人也只能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介绍那些里程碑式的成就。在文字表达上,他们共同追求的是绘声绘色、深入浅出,像是想把自己的孩子描述给别人听那样尽心尽力。
  李明福这样介绍克隆生物技术:看过《封神演义》的朋友一定对撒豆成兵的故事不陌生,看过《侏罗纪公园》的朋友更可能对已灭绝的恐龙再生感到震撼,但这只是小说家和电影导演的幻想与虚构。今天,科学家通过神奇的生物技术,可以在实验室里复制出各种动物,理论上,甚至包括人,包括比黄金还贵的药品。克隆的名词含义是纯种细胞和无性系,动词含义是无性繁殖或把什么培养为纯种……这样生动的讲解让人兴趣盎然。
  《世界上最后一名天花病人》、《还您一个好心情》,用这样的标题来介绍新医学、新药物,不由你不去读读原文。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传播科技知识固然重要,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更为可贵。
  在迷信思想泛滥、伪科学招摇过市的今天,认真读一读《科学的丰碑》,更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净化。
  计算机的普及如今已成为真正的浪潮,但竟有外国人怀疑它是外星人用来愚弄人类的工具。真相如何?刘瑞挺在《信息时代的启明星》中讲述了电脑的诞生。19世纪,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开始设计分析机,被现代人称为“计算机之父”。本世纪30年代,霍华德·艾肯提出用机电方法而不是纯机械方法计算的想法。1946年,30吨重的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研制成功……1956年,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开始起步,到如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面对这部历史,不知哪一部分可以算是外星人的介入?当然没有;了解了这部历史,您还会怀疑人类的百年探索成果?自然不会。历史不是虚无,无知导致妄语,科学成果才是我们可靠的思想材料。
  中科院院士郭文魁、地矿史家张以诚读了此书说:“它对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同样具有吸引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看看其他领域的专家摘取科学桂冠的思路、方法和历程,将会有助于自己或自己所带领的学术群体去实现新的跨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