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把科学方法送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9
第7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把科学方法送下乡
  陈祖甲
  作为“三下乡”重头戏的科技下乡,三年来在广大农村深受好评。送良种、送技术、送信息,所到之处,应者如潮。欣喜之余,笔者产生一个想法:“三下乡”是否可以增加送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下乡的内容。
  之所以产生这个念头,是受了中国科协最近公布的两项大型调查报告的触动。这是关于公众对未知现象的看法和愚昧迷信对农村地区影响的调查结果。
  近些年来,愚昧迷信以及伪气功、非法行医等活动在农村的泛滥不可小视。调查表明,不少农民为了摆脱贫困,发家致富,身体健康,不吝投入,进香求神、卜卦算命。迷信活动由隐蔽转到公开,从遥远山村进入村镇,从家中走上街头,花样不断翻新,有不少还打着“科学”的旗号,玩弄什么计算机算命。一项调查表明,同1996年相比,1998年相信算命的人上升了7个百分点,而对迷信活动抱无所谓态度甚至纵容的人占被调查人的三成左右。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参与过迷信活动的比较普遍。农村技术人员、教师的迷信思想也比较严重。
  愚昧迷信活动的泛滥,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因素是公众缺乏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指导,对迷信认识不清,制止不力。
  据笔者的观察,愚昧迷信和伪科学之类的传播者,都有一套“迷幻术”。他们总是向信徒们渲染:信则灵,诚则灵,眼见为实;叙述模棱两可,话语概念不明晰,没有精确的数据,以编织花言巧语取代科学论证。农村公众的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容易受这些似是而非的思想方法的影响,甚至用它来认识问题,处理世事,这便助长了错误观念的蔓延,为迷信的滋长增添了一方肥土。
  在大多数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有形而具实效的优良品种和技术信息自然最受群众青睐。而科学精神、思想、方法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往往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因而不易引起重视和应用。但如果忽略了这一方面,就会造成公众对科技、文化、卫生所涉及的内容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应用不好,“三下乡”也就达不到高效益,公众对迷信缺乏免疫能力,即使有人致富,也不会长久。鉴于目前的状况,笔者不能不借此方寸之地,作一点提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