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人民的科学家——纪念郭永怀院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9
第7版(科技)
专栏:

  人民的科学家
  ——纪念郭永怀院士
  刘振坤
  今年4月4日,是世界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郭永怀院士诞辰90周年。力学界和国防科研战线的数百位科学家云集北京友谊宾馆,深切缅怀这位人民的科学家。
  1968年12月5日,为了发展我国的核武器事业,郭永怀院士不幸以身殉职。31年后的今天,人们如此隆重地纪念他,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留学美国的青年时代,以卓越的智慧攻克了人类空气动力科学发展史上的拦路虎———“声障”世界性难题;不仅仅因为他听从祖国召唤,回国后和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一起为发展我国近代力学事业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也不仅仅因为他和王淦昌、彭桓武一样,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先驱者,为“两弹一星”的研制立下了不朽功勋;更主要的是,他是一位表里如一、冰清玉洁、刚直不阿、大公无私的人民的科学家。他高尚的品德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1940年1月,他和钱伟长、林家翘等22名同学登上了前往加拿大留学的轮船。可当他发现护照上有日本签证时,他和同学们宁可不留学也不愿忍受民族的屈辱,纷纷携行李下船。1956年,决定回国的郭永怀为了避免美国政府制造麻烦,毅然将自己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所有书稿统统付之一炬。回国后,他在承担起繁重的科研、行政任务的同时,还担当起了“铺路石子”的教学重任。他把一种“特权”交给自己的下属和学生,那就是“只要有学术上的问题向他请教,什么时候都可以”。在他严格而精心的培养下,许多青年同志学到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本领,成为独当一面的栋梁。
  在“反右”和“文革”中,钱伟长、马大猷等遭到不公正对待,郭永怀为他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曾有人将一篇论文投到他主持的力学学报,他委托钱伟长进行编审。钱伟长发现其中竟有许多基本的概念错误,并指出了51条具体的错误,认为不宜发表。有人向编委会提出了“左派教授的文章不许让右派教授审查”的非议。郭永怀严正地驳斥道:“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在当时的环境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他倡导成立了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为了学生的成长,他力排众议,坚持“即使是工科专业也不能只学流程,也要打基础”。“文革”开始后,他顶住压力,力保基础研究。在他的坚持下,中科院力学所的一些科研项目得以保留,为该所后来的发展保存了力量。艰苦的物质条件没有磨灭他那超人的创造力,他经常告诫周围的同志:“钱少也可以工作,应该学会用最省钱的方法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那才是真本领。”
  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追忆起这位科学巨星,仍能从他的精神里汲取无尽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