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中国石狮子你在哪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30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中国石狮子你在哪里?
  李学江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石狮子的故事,但没有想到,故事发生在日本的广岛,讲述者却是一位澳大利亚的二战老兵。
  不久前,记者站收到我驻澳大使周文重转来的一封信。周大使在处理意见中写道:人民日报老李,这是澳一位老兵的来信,讲述了二战时日军从中国掠到广岛的一对石狮子的故事,他很想知道这对石狮子现在何方。故事有点儿意思,我想,如写一篇东西可能会有助于找到其下落。
  我展开了来信。写信人叫沃尔什,信是以英文大写字母手写的,密密麻麻整整6页。阅毕,我与老人取得了联系,遂驱车200公里,来到悉尼西南部一个山区小镇。老人10多年前从国防部退休后,在这山里买地建房,与老伴一起安度晚年。院子里一池碧水,数十只野鸭在水面上悠然地游着,岸边草坪上,一棵棠梨树在秋风中红得如醉如燃。老人告诉我,这是他特地从500多公里外的维州买来的,因为听说这是中国特有的棠梨树。老人对中国的深情于此可见。老人说,他已经成为和平主义者,回想过去,时常闯进记忆的就是那对中国石狮子,所以才提笔给中国大使写了信。说着,他领我走进屋,开始叙说往事。下面就是他的讲述:
  作为英联邦占领军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一名机械师,我于1946年到日本,驻扎在广岛以南200多公里的地方。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乘了4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仍是一片废墟的广岛。当我走出车站,一队日本兵迎面开了过来,我吃了一惊。当时,恰好一辆澳大利亚陆军的吉普车驶过,我就跳了上去。开车的下士对我说,这些日本兵都是从亚洲各战区遣送回来的。我仔细望去,果然,他们仍穿着军装,但领章、军衔全都不见了。他们现在是战败之师,穿军服已不再是光荣的象征,因此,是他们自己撕去了领章与军徽。我们的吉普车开到了码头区,码头上竖着“欢迎归国”、“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之类的标语牌。那些刚刚被遣送回国的日军,正垂头丧气地从这里下船,走过标语牌时,他们全都视若无睹,表情木然。他们的队伍,向一座颇为壮观的沙岩建筑走去。随之望去,我才惊讶地发现,就在这座建筑物的大门两旁,各有一尊大理石狮子,一张嘴一闭嘴,高高蹲踞于两方石座上。
  要补充说明的是,在赴日前,我读过一些有关日本历史与文化的书籍,从中了解到,日本的习俗是在神社寺院门前放置石犬。那么,这对石狮子是怎么回事呢?这引起了我的兴趣。经过一番打听我才知道,这座建筑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建成的,命名“凯旋厅”。当时,日本军部向在华部队发出一项指令:从中国找一对石狮子运回广岛,置于“凯旋厅”前,以象征日本“武运长久”。大约是1941年秋,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军将这对石狮子从中国某地掠到了广岛。二战中,广岛被称做日本的“军都”,许多日本部队都是从这里登船前往中国烧杀掠夺的。我想,当时这些日本兵在这座大厅集结时,一定是神气活现,不可一世。
  但眼前的景象正好相反。这些神情沮丧的军人,如今上岸时完全是一副残兵败将的模样。他们衣冠不整,灰头土脸地鱼贯步入“凯旋厅”,轮番走进里边的消毒室,被披头盖脸地喷上一通滴滴涕,以消灭虱子。之后,有衣服的换上便装,没带衣服的再穿上那套破军服,乖乖地从盟军手里领一张单程火车票,如丧家犬般匆匆回乡。
  我来到了石狮子前,用手抚摸着,它们依然是一个张着大嘴,另一个紧闭双唇。我心里想象着,战时它们一定受尽了屈辱与轻蔑,但它们肯定一直是这样昂着不屈的头。我仔细地打量,发现这对石狮子只有眼窝没有眼球,似乎压根儿就没将那些战争狂人放在眼里。
  此后,我和我的战友每到广岛,都要去看看它们。我们澳洲士兵都很喜欢这对中国英雄,不少人依在它们的身前合影留念。不过,广岛居民并不欢迎这对俘虏。据他们认为,石狮子给他们带来的不是胜利的光环,而是失败的诅咒:在它们运抵后不到两个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从此,日本走上屡战屡败之途,最后是第一颗原子弹大祸临头,终导致日本投降。迷信的广岛人,将这一切都归罪于石狮子带来的晦气。这在盟军士兵的心目中,就更增加了神秘的传奇色彩。尤其,当我们看到原子弹将整座城市夷平后,这对石狮子仍完好无损时,就更感到惊奇不已了。现在,它们已成为历史的见证,看到了侵略者的甚嚣尘上,更看到了侵略者的可耻下场,当然,它们也在期待着回归故乡。1947年底,我决定在回国前再去看望一眼那对中国石狮子。但当我走近“凯旋厅”时,石狮子已经不见,大门两旁的地上只剩下两个长方形的坑。它们的消逝,一下子凸显出这座建筑的平庸与丑恶。我呆呆地望着,深感若有所失,带着十分沉重的心情离开了广岛。
  后来我才听说,是当地澳军将领向上报告了这对石狮子的故事,主张将它们归还中国,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名义。最后有人建议将其作为“战俘”,因为它们是通过战争以暴力手段掠夺到日本来的。此建议上报给了盟军最高司令部,经麦克阿瑟将军和日本政府同意,1947年秋,这对石狮子被装船送回了中国。但当时中国正在内战之中,所以,此后就再也未听到过它们的下落。
  40年过去了,沃尔什和他的战友们,仍像怀念那些逝去的战友一样,怀念着这对中国石狮子。沃尔什在信的最后写道:
  “关于那个时期的广岛,人们写了很多故事,不过,从没人提及过这对石狮子。但我感到,它们是那么的特殊,它们以自己那卑微的方式代表了它们的祖国——中国和中国人民。
  “大使先生,当这个故事开始时我19岁,现在我已72岁,我感到在我逝去之前,我必须将这个故事讲给世人。我的故事只讲到1947年,但这不是结尾。石狮子回国后怎样了?如果可能的话,我很想知道它们的命运,否则,这故事不算完整。一定得有一个幸福的结尾!”
  那么,这对历尽劫波的石狮子现在究竟在哪里?它们是否躲过了文化大革命而依旧安然无恙?它们是否知道,在远隔重洋的澳大利亚,有一批老战士一直在怀念着它们,寻找着它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