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想起那座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30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想起那座桥
  田樱
  这已是几年前的事了,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感到十分亲切。我曾访问贝尔格莱德,记忆最深的,还是建在多瑙河上的几座桥,那是几座难忘的桥。
  一座城市有条河穿过,给城市带来灵气;有河便有桥,桥是人们往来的连心锁。长两千八百公里的多瑙河,浩浩荡荡经奥地利到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然后陡然向南一拐,直奔贝尔格莱德,与萨瓦河拥抱后,再向东流去。那河上有无数座桥,无数座连心桥。
  “桥,就是这些桥,连接着多瑙河两岸的人。”陪同我们参观的斯切潘先生介绍说。
  贝尔格莱德在塞语中意为“白色之城”,是桥把这座城市的新、老城区连接起来。位于萨瓦河一端的老城区,是千年古城的缩影,街道狭窄,地势高低起伏,加上各式古老建筑,古色古香。以铁托大街为主干线,出步行街向东北方向走去,仅一箭之遥便是著名的斯卡达利亚文化街,这里当年风貌依旧:塞尔维亚风格的古老房屋,鹅卵石铺成的地面,绘于墙上的彩色壁画,以及画廊和宾馆等。这里曾是南斯拉夫作家和艺术家们为反抗外来侵略者而经常聚集的地方,在这儿产生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绘画和每一首歌曲,无不鼓舞着全国人民反抗外族入侵的信心和勇气。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许多作家、记者、艺术家活跃在这里,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战活动。从老区跨过萨瓦河大桥,便进入近几十年才建设起来的新区。这里高层住宅不少,但值得称道的建筑不多,其基调为白色和灰色,灰白之间夹杂着通体鲜红的建筑,给人以跳跃、惊喜之感。
  卡莱梅格丹古堡矗立在多瑙河畔的一座桥边,目前已辟为公园,内设军事博物馆。在公园高高的山岗上,是一九二八年修建的多利安式圆柱,又名胜利者纪念碑,碑高十四米,顶端为青铜铸成的武士,铜像左手托着和平鸽,右手拄着利剑,昂首阔视着多瑙河,这是贝尔格莱德的象征。
  贝尔格莱德是一座不屈的城。在其两千三百年的历史中,被外族无数次入侵和掠夺,其中三十七次是毁城之灾。在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是二战时,在一九四一年四月六日的一次狂轰滥炸中,贝尔格莱德遭受了重大损失,数座桥毁于一旦。
  “这几座桥,是幸免于战火留下来的,象征着城市的不屈精神。每当节庆时,我们总愿来到桥上,开怀畅谈,载歌载舞。”我们站在多瑙河的一座桥上,听斯切潘先生诉说。
  “昨天,今天,战火不断,切身感受到战争阴霾的人们,多么渴望和平。你看这桥两边飞翔的鸽子,不就是和平的符号吗?”斯切潘深情地说。
  岁月如梭。几年过去了,南斯拉夫经历了波黑战争,几经努力,总算露出了和平的曙光。然而,科索沃的不安定,近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使战争的阴霾又笼罩着南斯拉夫的天空。看到报载北约炸桥,南斯拉夫人民护桥,胸戴靶心徽章,举办反战音乐会,使我又回想起当年我见过的那几座桥,回想起斯切潘和那些热爱和平的人们。我祝福和平早日降临,到那时,我们将再次在那不屈的桥上相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