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化妆室”的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30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化妆室”的文化
  吉人
  日本人把公共厕所标写为“化妆室”或“御手洗”。“化妆室”的档次并不完全一样,但马桶、便池、面盆、镜子和形式多样的风干机等,用的都是优质品,没有跑、冒、漏、堵的现象,没有破损、毁坏或停止运转的设施。揩便的手纸、擦手的纸巾、洗涤液,也都供用不缺。各种设施都擦得明亮净洁,没有锈蚀的斑痕,没有丢弃的杂物。有的还安装了先进的自动反应设施,不用动手拧开关,喷水龙头便自动出水、停水。
  日本人的家庭厕所和卧室、客厅一样,不仅清洁卫生,还很讲究美化。我去日本友人米田丰先生家做客。他家厕所内的一切设施,都擦拭得明光锃亮,墙上有画,台上有花,一股扑鼻的香味。在洗手处,擦手毛巾数十条,洗得干干净净,叠放在带格的柜子里,擦一次手,换一次巾。米田丰家并不富裕,只是一个普通人家。
  日本公共厕所和家庭厕所的设施和卫生所达到的水平,同经济基础有关,但我更感到与之文化观念紧密相联。他们很重视厕所的建设,用优质材料,用高级设施,甚至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也用于厕所,形成了一种文明水准的标志。
  记得战争年代,解放军行军打仗,每到一地,先做两件事:支灶、挖厕。走时,清灶、埋厕。解放初期军队建了营房,有位团长抓卫生,总是先检查厕所,他认为重视厕所卫生的人,其他地方的卫生必然重视。这是在经济条件差的情况下体现出的厕所文明。人的生活,一是吸纳,一是排泄。二者相比,人们对吸纳的食文化较重视。实际上,便同食一样,与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重食轻便,近厨远厕,是低文化水准社会的一种通病,应当医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