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阅读
  • 0回复

风雨驿道——三江并流科考纪行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3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风雨驿道
  ——三江并流科考纪行之四
  本报记者 孟宪励
  一条驿道,一条纽带,联结着独龙族与祖国大家庭血浓于水的情谊。
  只有4000余人的独龙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深居在独龙江流域,独龙江乡所需的全部给养都经这条人马驿道输入。记者5月20日随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科考队在此采访时深感此道的险峻:驿道宽仅容马,时而穿茂密的原始森林,时而过陡峭的悬崖,脚下即是涛声震天的普拉河,大半年风雨交加。就是在这条驿道上,往独龙江运送给养的马帮、背夫们一走就是3天!
  从独龙江乡走出来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政府独龙族干部高德荣清楚地记得,这条驿道在1964年开通时带来的喜悦。人们进入独龙江乡的时间由以前的7天缩短到3天。
  1992年入冬前,一场大火把独龙江乡过冬物资化为灰烬,大雪随时都会封山,给独龙族群众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一场把贡山县3万人口全部卷入的物资抢运在这条人马驿道上展开了。24小时,驿道上都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一个月的时间运进各类物资近百万公斤。
  记者在贡山看到,一条投资近一个亿的独龙江公路正紧张施工,到今年10月随着这条通往独龙江路的开通,这条承载着多少人期盼和关注的人马驿道将光荣退役。到那个时候,我国这个唯一不通公路的民族———独龙族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今年46岁的高德荣兴奋地说:公路通车时,再到独龙江只需3个小时!
  (本报云南德钦5月3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