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中国,安定而祥和——在中日友好医院实习的美国师生如是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9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国,安定而祥和
  ——在中日友好医院实习的美国师生如是说
  本报记者 尹智博 李德金 管克江
  5月27日下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职工食堂内,四张长方形的桌子边,围满了20多位美国师生。桌子上,几只盛满肉馅的铁盆,几个揉好的面团,再加上几根擀面杖和羹匙,着实让这些来自异国的客人兴奋不已。
  这是一批来自美国马里维尔大学卫生学院和美国国际中医学院的学生。根据中美两国医学交流计划,他们5月8日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医学交流活动。不想到达北京的当天,便发生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的严重事件。然而,他们的实习和进修依然顺利进行。
  凯利·谢泼德,一位十分漂亮的金发女子,一手拿着饺子皮,另一只手捏着羹匙,试图把她包的这个饺子中的馅装得最满,不想馅装得太多,手中的饺子总是包不成。那双漂亮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站在一旁的一位中国医生,笑着从凯利手中拿过这只未包好的饺子,一边用英语说,一边用手示范……
  陪同记者的一位医院工作人员介绍说,凯利刚到北京的第三天,家里就从美国打来电话,让她立即返回美国,以防不测。凯利买好机票后发现,中日友好医院内所有的人都十分友好地对待他们,没有一丝敌意。北京的街头也是一片安定祥和,随即她便将北京的情况告诉了家人,并果断地留了下来。
  记者走到正忙着包第二个饺子的凯利身边问:“从5月8日到今天整整20天,在中日友好医院生活学习的情况如何?”
  凯利笑着用刚学会的汉语说:“针灸、推拿、拔火罐,还有包饺子。”
  旁边的人都被这几个生硬的汉字发音逗乐了。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何惠宇对记者说:“为了让这批美国学生能按期完成实习和进修任务,中日友好医院选调了精干的工作小组,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都进行了细致认真的安排。我想我们医院有责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
  正说着,一位叫马修·库斯曼的男学生,手持擀面杖,兴奋地大声叫了起来,记者循声一看,原来是马修·库斯曼终于擀圆了一个饺子皮。
  几大盘子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餐桌。记者惊奇地发现,美国马里维尔大学卫生学院院长雷蒙德·爱芝教授已能熟练地使用筷子了。雷蒙德·爱芝教授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九次来中国。爱芝教授说:“美国人现在对来中国有所担心,全是美国新闻媒介误导造成的。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这批学生没有一个提前回国的。回国后,我一定要将中国安定而祥和的实际情况,亲口告诉我们全院的师生和美国人民。”
  一位名叫克里斯特·弗雷德里克的实习生端着一碟饺子坐在记者身边,右手的中国筷子已换成了西餐叉子,一边吃,一边通过翻译高兴地对记者说:“在北京很愉快,在中国很安全。”(附图片)
  图为美国师生和中国医师在一起愉快地包饺子。本报记者 李舸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