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印度国大党暂渡难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9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印度国大党暂渡难关
  本报驻印度记者 李文云
  本月15日,印度国大党3名资深领导人上书,要求索尼娅放弃国大党总理候选人资格,并提出在党的竞选纲领中增加修宪内容,以保证生于印度的“本土公民”才能竞选政府最高职务。索尼娅随即于17日晚提出辞职,但未被工作委员会接受。
  在国大党工委及基层的一再请求下,索尼娅在24日晚收回了辞呈,同意继续担任国大党主席职务,并主持了25日召开的全印国大党委员会代表大会。印度国大党度过了大选前的一次严重危机。
  据此间人士分析,造成国大党“领导人危机”的索尼娅出生地问题,即使国大党内不提出,国大党的对手也肯定要将此炒成本次大选的一个焦点。
  索尼娅于1983年获得了印度国籍。印度宪法规定:一切公民在担任国家公职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不得根据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家世、出生地、住所等理由歧视任何公民。在有关总统、副总统等国家最高职位人选的条款中,也没有就血统、出生地等作出具体规定。根据印度1955年的公民身份法案,索尼娅是印度“注册公民”。但不同意索尼娅作总理候选人的人坚持认为,只有出生于印度的“本土公民”才能竞选这一职位,因而提出了修宪问题。国大党的主要对手印度人民党联盟也称,要在其竞选纲领中提出这个问题。而在即将进行竞选时,国大党党内3名资深领导人联名上书,这对国大党与索尼娅本人都是未曾预料到的打击。
  持续10天的国大党党内危机虽然过去了,但对国大党造成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有分析认为,稳定是国大党一再标榜的口号,只有国大党能组建稳定的政府是国大党的一张牌,这场风波再次暴露了国大党内部的分歧和领导层的不团结,使国大党的“稳定牌”受冲击,直接影响国大党对选民的吸引力。此外,被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开除出党的帕瓦尔等3名前工委,已宣布要注册成立新的全国性政党,这自然要拉走一些国大党的选票。但从另一面看,这次危机的出现,也从反面促使国大党正式确立了索尼娅的领导地位。索尼娅提出辞职后,国大党领导层明确表示,该党目前找不出可被广为接受的其他人选。索尼娅辞职在国大党上下引起的震动,以及她的拥护者所表现的热情,实际上进一步稳固了她的国大党主席地位。
  同时,这对索尼娅也是一次考验,她本人在国大党代表大会的讲话中表示,这场风波使她学到了不少东西,受益良多。有媒介认为,在这次风波中,索尼娅表现得比过去更加成熟、老练,勇敢捍卫了自己的印度公民身份。(本报新德里5月2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