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阅读
  • 0回复

“十天农民”的另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31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十天农民”的另一面
  万兴
  当个农民,一年在田里只需干10天活。据江苏吴县市农业局估算,如果农户愿意,一年花10天时间在田里进行田间管理,就可以完成全部劳作,因为耕田、播种、施肥、收割等各个过程,都有专业户或专门机构提供服务。
  种田种到这个份儿上,也快接近世界级水平了。农村打有了大包干,就有了农民的积极性,就有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年说其威力“估不透”,事实证明并没有夸张。种田人在田间劳作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
  不过,我又想到事情的另一面:一年365天,减去10天,还有355天。这355天,在过去算“农闲”,没有多少事干,我们现在称之为“富余时间”。农民拿这富余时间去干什么好?有什么活等着他们去干?我国12亿人口,8亿多在农村;有6亿多劳动力,4亿多在农村。农村剩余劳力问题就够伤我们脑筋了,如今又多了个富余时间问题。值得强调的是,问题假如处理不好,就业不充分,农民收入首先要受影响,不乐业就不能安居,社会安定也将打个问号,农业劳动生产率想进一步提高更是难上加难。
  就业问题,城里存在,乡下也存在,我们不能只关注城里而忘了乡下。事实证明,在现阶段,发展经济的基础在农村,关起城门搞就业,是缺腿的就业,短视的就业,最终是搞不好就业的。作为一种资源,剩余劳力和富余时间均是财富。特别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家比一比,资金和人均占有资源都不占优势,唯有劳动力资源具有优势。人力可以替代资金和资源,也是一种资本,只要我们把它开发利用好,它就会变成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优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