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奏出光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30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奏出光明
  梁丽娟
  登上舞台时,她们是成串地手拉着手被人领着走到自己座位上去的。她们是些容貌并不出众的姑娘,穿着蒙头巾的埃及服装,少数人戴着墨镜,多半都闭着双目或茫然地睁着眼。演出时,她们的表情严肃专注,似乎是用全部身心在演奏。
  她们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由盲女组成的交响乐团——埃及“光明与希望协会”盲女中心交响乐团。这个乐团有齐备的管弦弹拨乐器,好些人同时兼用几种乐器。她们演出的节目包括西方古典音乐和埃及传统音乐。闭上眼睛,聆听她们演奏的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莫扎特、施特劳斯等人的著名乐曲,就像置身于任何一场音乐会之中。但眼前的演出显然与众不同。演奏者没有乐谱架和乐谱,指挥也没有挥舞指挥棒,他在演出开始后,只是站到一旁聆听,或偶尔走动,带领某个演员挪动位置改奏别的乐器。直到演出结束,听众全体起立热烈鼓掌致意时,有的少女的脸上才绽出笑容。
  1954年创立的埃及“光明与希望协会”盲女中心,是中东地区第一所向盲女进行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慈善机构。他们用盲文免费向盲女讲解小学到高中的课程,教她们编筐、织袜等谋生技能,让这些先天失明的姑娘能够独立生活。1961年,这个组织根据盲人听觉和触觉特别灵敏、有过人记忆力和辨别力的特点,设立了音乐学校,对有音乐天赋的盲女进行特殊训练。上音乐学校的盲女上午上文化课,下午学乐理、和声和交响乐演奏。教员是从开罗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请来的教授,传授的是正规的西方古典音乐。如今,学校已从开始时只有15个女孩,发展成为室内交响乐团,少数有天赋的已经送到音乐学院去深造。
  盲女乐团现有35名演员,年龄从13岁到37岁。乐团指挥阿赫迈德·阿布尔·伊德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一套不读谱、不靠指挥的训练演奏方法。乐团每周排练两次,经常在学校、剧院或音乐会和重大会议上演出,许多访埃贵宾都看过她们的演出。迄今,这个乐团已出国演出多次,去过北美和欧、亚十几个国家。
  她们的演出获得了很高的评价。1988年在维也纳,奥地利社会事务部长称赞说:“这个交响乐团是个人间奇迹。”奥地利一家报纸说她们是“埃及的第四座金字塔”。1990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露天剧场演出时,正好遇上下雨,观众们打着伞站着看她们的演出,场面很是感人。1992年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听了她们的音乐会,对她们高水平的演出印象极深。1994年在日本演出时,乐团奏了一曲日本民谣,在场的听众,不分老少都感动得哭了。
  这些双目失明的音乐使者,用她们可爱的心灵,向全世界奏出了光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