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精品也需打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22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创作手记

  精品也需打磨
  黎中城
  已前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的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经过第三本新改稿的排练,在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荣获了优秀剧目奖。
  两年一度的中国京剧节,从创办之始便已明确了宗旨,即对已成熟的剧目进行精加工、深加工,为京剧舞台积累更多的艺术精品。经验告诉我们,对已获观众欢迎的剧目进行加工修改,需要一种大胆而不浮躁、慎重而不凝固的进取心态。既保持原本的优势和长处,又找准原本的弱点与缺陷,进而以更合理精到的内容或手段来弥补、调整,能使作品真正有所提高,渐臻完善。
  《狸猫换太子》(三本)创作两年来,创作者并没有因来自各方的赞誉而陶醉,我们不断地听取意见,反复研究加工方案,边演出边改进,终于使该剧再展新姿。
  除了对剧中部分主要角色的性格基调、人物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改动,对表导演的二度创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而尤为引人注目的修改,是在这出以悬念抓人、唱念取胜的“大文戏”中,强化了戏的歌舞色彩。新改稿,在序幕大放花灯、举国共庆的炽热场面中,在第二场刘太后心烦意乱、观舞解闷的特定场合中,在第五场八贤王有意安排蕴含深意的节目来打动少帝赵祯的规定情景中,设置三段不同内容、不同气氛、不同风格,而又同以京剧曲牌《春日景和》为旋律基调,带有浓厚京剧色彩的舞蹈:宫廷乐舞、中原鼓舞、寓言村舞。在第四场“阴审郭槐”时,添增寇玉和衙役假扮鬼魂活捉郭槐的翻打场面,从而使“歌舞演故事”的戏曲特点,在三本《狸》剧中得到较理想的发挥。
  另一引人注目的修改,是舞台美术的认真加工和重新“包装”。新改稿可以让人明显感到,设计者和制作者在满足观众视觉欣赏方面,作出巨大的努力。宣德楼上下火树银花的辉煌景象、“阴审郭槐”前气氛诡异的机关变化、结尾时鲜花满台、光彩夺目的象征背景,赢得观众热情掌声的鼓励。
  创作一台新戏不容易,改好一台初见成功的戏更不容易。因为这需要创作者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花苦功去探索、试验、锤炼、奋斗。而想要真正创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力作,这番苦功是非下不可的。
  (作者为该剧编剧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