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卡通时代的温馨呼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28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创作手记

  卡通时代的温馨呼唤
  电影《草房子》导演:徐耿
  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都有关于童年的记忆;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都会在漫长岁月的沉淀中,化为一声温馨多于忧伤的牧童短笛……
  于是,一个成了作家的昔日顽童写了一部叫作《草房子》的小说;于是,一群制造电影的昔日顽童在太湖深处的一座孤岛上,盖起了一片黄灿灿的草房子……其实,草房子作为一种真实的物质存在,几乎已完全从时代进步的视野中消亡了;而小说或电影的《草房子》却试图用文学或艺术的方式,在本世纪即将过去的最后时刻重建这一切,来感动已经迫不及待地放眼二十一世纪的人们。
  《草房子》是这般寻常,一如邻家男孩脸上的雀斑或是耳根的泥垢,而当我们跟着小主人公桑桑走过这一个个寻常的小故事时,你会蓦然发现石级缝隙里司空见惯的小草,竟也会如此美丽而动人心魄!
  于是,你会用崭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你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人和事;
  于是,你会发现人世间最能感动你的,还是生命原始质地里那种坚挺而柔韧的品性;
  无论是天生秃顶的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还是桑桑对生和死的最初体验,或是落难同窗面临厄运时的抗争,你会发现它还是不可抗拒地唤起了你心底深处的某种共鸣和震撼!
  这是我们的孩子需要体验的感受,这也是我们成年人需要重温的感受。
  当你从制造梦想的电影院走进阳光灿烂的真实之中,举目四望尽是网络、股票、卡丁车和电子游戏……你会发现你脸颊上未干的泪痕竟如此的清新!卡通时代的《草房子》也许应该是一座人生的精神巨厦,用来收藏我们大家心灵深处已被淡忘或正被淡忘、却又重新拾起的童年记忆。
  感动是注定的,这种感动也许是一种滋养,也许是一份享受,也许是一次觉醒,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种平常的美丽,但无论如何,人生应该因此而更加丰富,更加真诚,更加摒弃虚伪和软弱。
  如此,《草房子》就已经功德无量了。
  自习作《豆蔻年华》到以后的《红发卡》,如今的《草房子》,须臾之间便是十年。我们一直在追寻一种与观众、特别是与少年儿童观众交融的灵丹妙药,如何把那些感动并感召着自己的至真至善至美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达给艺术的最终受众,已成为验证你的电影是否有生命力的唯一标准。
  《草房子》的创作似乎使我们悟到了些许真谛,那就是真正有力量的应该是道德与情感的力量、智慧与审美的力量,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种力量,并用一份富于个性的方式进行创作,那我们对生命的演绎和呼唤,便会得到满世界的喝彩和回应。(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