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外贸体制改革的里程碑——机械工业自营出口的回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01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外贸体制改革的里程碑
——机械工业自营出口的回顾
  周子健 郑拓彬 刘清
  1978年,机电产品出口获得了自主经营权,这是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里程碑。两年后,国防工业及其他部门也相继获得进出口权,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原一机部部长周子健、外贸部部长郑拓彬、六机部副部长刘清撰写的这篇文章,让人们了解到这一政策出台所经历的5年酝酿过程。——编者
  建国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对外贸易主要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易货贸易或记账贸易,按两国政府谈判的长期或年度贸易协定,确定换货的品种、数量、金额,按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结算(70年代开始,逐步改为按国际市场价格作价),保持进出口平衡。外贸部所属各进出口公司主要是组织收购出口货源、运输、报关和结算工作,一般不存在市场调研、竞争、推销等问题。进口也是按协议办理各种有关手续,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极少。
  1973年,周总理指出,“总用从东南亚、港澳取得的外汇付给西方国家是不行的。这不符合我们的政策”。这样,扩大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多创外汇的问题就提到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
  产、供、销脱节是个问题
  70年代,在一次主要讨论扩大机电产品出口问题的国务院会议上,李先念同志问外贸部李强部长:“机电产品能不能出口?这是附加值高的产品,应该多出口。”李强回答:“机电产品很难出口,主要是品种少,质量不好,服务工作跟不上,想出也出不了。”李先念同志就问周子健:“李强说的对不对?”周子健同志说:“李部长说的是事实。但是有个情况,我们生产部门只管生产,不管销售。一机部是按国家计划本本生产,出口是按分配计划由外贸部收购,销售任务在外贸部,一机部不了解。外贸部门将机电产品卖给哪个国家,哪个用户,卖了多少,有什么问题,一机部不清楚。总之,一机部只管生产,既不管销售,也不管材料供应。产、供、销脱节,这是个问题。”
  当时,我国与苏联关系已经恶化,我国要缩短与欧美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既要自力更生,还必须引进西方的技术装备,所以急需外汇。
  我国过去出口创汇,主要是农副产品、土畜产品、纺织品、手工艺品和矿产原料,出口地区主要是港、澳和东南亚,对西方国家出口寥寥无几,而进口则逐年增加。重大精密机械、仪器仪表和电站等成套设备很多都是从欧美进口的,一些军民两用的装备,如法国直升机也有进口。进口越来越多,外汇明显不足。为此,1974年起,国家计委、外贸部每年都开会,研究如何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多创外汇的问题。
  当时,外贸部机械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刘清认为,机电产品和农副产品、土畜产品、纺织品、矿产品等不同,不仅有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等问题,而且还有售后维修服务、零配件供应等问题,西方国家的技术标准与我国沿用的苏联标准不同,因此,机电产品出口必须是产品技术标准质量符合用户要求,卖出后,维修服务、零配件供应必须跟上。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机电产品生产部门既生产出口产品,又担负起技术服务工作。最好的办法是一机部将生产和销售都管起来。
  郑拓彬回忆,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大家终于统一了认识。国务院、外贸部都认为机电产品出口太复杂,外贸部独家搞不了,应积极推动外贸体制改革,促进工贸结合,首先机械工业部门自营出口,从一机部试点,作为外贸体制改革的第一步。而彻底解决的办法是让生产企业直接出口,给有条件的生产企业以进出口权。
  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1974年以后,经国家计委多次协调,最后经国务院批准,决定由一机部组织局级出口机构,并给予亏损补贴和外汇留成。
  为解决出口亏损问题,国务院决定出口创汇1美元由银行补贴人民币1元,另由财政补贴1元,当时银行牌价1美元换人民币1.8元,共为3.8元;外汇留成定为创汇额的25%—30%。一机部组织出口机构缺乏懂外贸的干部,外贸部机械进出口公司便将管出口业务的干部共80余人调给一机部。
  1978年,一机部正式成立了中国机械设备出口公司(1979年改为“进出口公司”),郑拓彬代表外贸部参加了成立会。这样,我国第一家自营出口的工业部门外贸公司诞生了,这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一年之后,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额就翻了一番。
  除一机部于1978年试点自营出口和必要的进口外,其他机电产品的进出口仍由外贸部机械公司统一经营。1980年国防工业的几个部也经国务院批准自营出口和必要的进口,同时陆续下放权力给一些地方省市和其他部门,进口部分也按业务部门分工、分散或下放经营。
  从此以后,外贸部统一经营外贸业务的局面逐步改变。特别是给予生产企业外贸自主权后,更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机电产品出口逐年增长,从1996年起开始超过历年的创汇冠军纺织品,跃居各类产品出口创汇的首位,成为创汇大户。
  机电产品在全部出口金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1978年出口2亿美元,1979年出口增为4亿美元,占2.9%,20年后,1998年出口665亿美元,占36.2%。其中造船出口由世界的17位升为第3位,出口产值占造船产值的85%,成为外向型经济的一个典型。
  机械工业工贸结合,自营出口,以销定产,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的更新换代,走出了市场经济的路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