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改革艺术创作体制,力求继承创新,一批新人新剧走上舞台——黄梅戏再展新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02
第4版(要闻)
专栏:

  改革艺术创作体制,力求继承创新,一批新人新剧走上舞台——
  黄梅戏再展新姿
  本报记者 谢卫群
  40多年前,一曲“夫妻双双把家还”把黄梅戏唱遍了大江南北。今天,人们惊讶地发现,黄梅戏不仅有当年的“天仙配”、“女驸马”,还有了“风雨丽人行”、“木瓜上市”、“柳暗花明”、“秋千架”、“乾隆辨画”等一批新戏新曲;人们不仅还记得名演员严凤英、马兰,还能叫出韩再芬、李文、孙娟、余顺等一批新秀。最近,黄梅戏演出从安徽走向全国,已形成了新一轮黄梅戏热。
  专业人士称,黄梅戏的第一个高峰是50年代,代表是严凤英、王少舫;第二个高峰是80年代,以马兰、黄新德等为代表;而第三个高峰就是现在,以韩再芬、李文等为代表。在经历了90年代中期的萧条之后,黄梅戏再展新姿。
  黄梅戏位居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享誉海内外。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制定“九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时,明确提出“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并确定1998年为黄梅戏艺术年,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挂帅,亲自策划,周密部署。黄梅戏不是简单的地方戏曲,而被看成是安徽标志性的文化形象。一年间,黄梅戏出了7台新戏,同时又创作了舞剧、话剧、徽剧各一台,并集中进行了展演。一个剧种在一年内推出这么多台剧目,在安徽的戏剧创作历史上没有过,在全国也不多见。
  黄梅戏艺术工作者花大力气进行剧目创作,力求继承创新,出人出戏。已展演的剧目均为新作,以安徽的真人真事为创作原型,并进行了颇多新意的艺术探索。“木瓜上市”和“柳暗花明”是现代戏,为一直比较薄弱的黄梅戏现代戏创作积累了新经验;“乾隆辨画”和“斛擂”多有阳刚气概,使黄梅戏的柔美风格得到拓展;“风雨丽人行”引进诗化结构,把一部剧作写成情深意长的诗作,多出了几分儒雅的书卷气息;“秋千架”带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开辟了一片美视美听的戏曲新天地。
  有了创新,还需要观众的认同。黄梅戏在50年代的繁荣,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拥有数以亿计的热心观众。黄梅戏艺术年期间,创作者与组织者尽力为黄梅戏贴近观众作出种种努力。他们通过卫星电视举办“安徽黄梅戏选萃”专场晚会,向全国现场直播,使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结合,扩大在观众中的影响;举办少儿黄梅戏歌谣演唱大赛,培养明天的黄梅戏演员与观众;举办黄梅戏新人大赛,旨在推出一批有号召力的新秀,用明星效应赢得观众;向全国发行黄梅戏音像制品,以吸引爱好者。至今,黄梅戏新剧目已上演数十场,多次出现爆满场面,大多数场次上座率都在八九成。
  负责这项工作的安徽省委副书记方兆祥,对10场新戏,一出不落,一一观看。他深有感触地说,戏曲不景气,不是观众不愿看戏,而是不愿看不好看的戏。事实证明,只要有好戏,观众还是愿看戏的。繁荣戏曲,关键是看你演什么,怎么演。
  为了保持黄梅戏的持久生命力,安徽正在着力改革艺术创作体制,改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向多种经营过渡。省委、省政府已确定文化建设以黄梅戏优先发展的战略,并初步拟出“安徽省黄梅戏艺术事业振兴发展纲要”,以使黄梅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事实证明这一思路是可行的。有几台剧目从一开始就注重文企联姻,“带电作业”。以“龙凤奇缘”为例,它由企业投资,将剧目搬上舞台,同时拍成故事片、制成音像制品,政府没有投一分钱。在举办黄梅戏艺术年期间,组织者刻意举办了“全国黄梅戏演出洽谈会”,邀请各地演出公司参与观摩,进一步把黄梅戏推向全国舞台。光“秋千架”一戏,就签订了200场的意向演出合同。至今,一批剧目已开始在江苏等省市巡回演出,一出全新包装的新剧“徽州女人”也将在近期上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