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医药回扣 为何屡禁不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23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观察台

  医药回扣
  为何屡禁不止
  编者按: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在医疗活动中收受回扣,但近年来药品回扣风在一些地方仍有蔓延之势。
  “救死扶伤”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天职。人民群众视医生为救命恩人,他们希望医生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也正是这样做的,因此他们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信誉。但是不能不看到,有少数医务工作者,他们吃医药回扣,吃检查化验单回扣,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还不很高,特别是有一部分人生活上还有许多困难。医生吃回扣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看病吃药的负担。有良知的医生是不会在患者身上打这种如意算盘的。
  另外,医务工作者吃回扣,严重干扰了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有损白衣战士的形象。总之,医务工作者吃回扣,弊端很多,应当引起卫生战线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读者来信反映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吃回扣问题,我们将进行跟踪报道。
  国务院和卫生部三令五申,安徽省政府亦曾发文,禁止在医疗活动中私人收受回扣。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回扣风时有发生。目前在这所医院,普通临床医生,包括主任、副主任医师,不同程度地存在收受回扣的问题。有的人每月收受的回扣款在2000元以上。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向病人供应的药品中,有回扣的药达80多种。如西药治菌必妥、培福新、干扰素、白介素Ⅱ、神经细胞肽、去纤酶、奥美拉唑、保尔佳、强必林、再克等等。中药有灵芝胶囊、养命宝、痛血康、补心气液等等。
  医院里的回扣大户是肿瘤科(白介素Ⅱ和干扰素)、传染科(干扰素)、神经科(神经细胞肽)和胸外科(治菌必妥)。中西药房里一部分人收受回扣也较多。许多医生介绍病人到安徽医科大学“生物楼”和“高新特中心”做各种化验检查,病人交付现金,化验室按检查费的20%—30%的比例提取回扣给开单的医生。如开一张“内皮素”化验单,病人交化验费60元,医生得回扣18元;开一张“巨胞病毒抗体”,医生得回扣21元;开一张“全套血脂”,医生得回扣20元;开一张血液流变学,医生得回扣21元。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有一个新特药房,里面的药品大都有回扣。
  因为有回扣,有的临床医生给病人开些不对症不急需的药物,做不必要的检查。有的病人患普通感冒也要花去药费300多元。
  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回扣已经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医生开了多少药,开了多少化验单,有专人统计,并有专人将回扣送到医生手中。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有一个“分院”,有回扣的药品很多;安徽医科大学有一个“生源公司”,其一段时间经营的药品没有正规发票,就是靠“回扣”将药品打进安徽医科大学分院的。白介素Ⅱ,出厂价每支60元,几经转手,开给病人每支价格170元。治菌必妥,出厂价每支31元,几经转手,开给病人每支90元。每一个环节都有回扣。据医药推销人员讲,某种药品,要进入安徽市场,须经过省卫生厅药政部门审批;若要进入医院药房,须经过医院药事委员会,还须经过药库和药房等几道关卡。“灵芝胶囊”的推销人员讲,任何一种新药,没有好处费,是过不了这几关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省属大医院,其医德医风影响着许多中、小医院。
  医生拿回扣,增加了病人负担。有些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不够看两次感冒。回扣,也造成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
  此外,回扣风扰乱了医药市场的经济秩序。许多国营大药厂生产的药品质优价廉,过去一直畅销,现在滞销了。而另一些药厂生产的药品价格畸高,却“越贵越畅销”。这中间的奥秘,就是回扣。
  回扣不仅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存在,在其他一些医院也存在。1996年,有人曾以书面形式分别向省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反映回扣问题,但检举信却被转到医院。尽管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却不了了之。
  最近,安徽省卫生厅又转发了卫生部关于禁止医药回扣的通知,问题是医疗单位能否真的去执行?安徽合肥市牛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