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一湖碧水映高原——洱海治污启示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0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湖碧水映高原
  ——洱海治污启示录
  本报记者 赵永新
  面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省第二大湖泊洱海,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文明的摇篮。1996年秋天,富营养化导致洱海蓝藻大面积爆发,蓝藻集聚成的“水花”铺满湖面,部分湖水被染成黄色,发出刺鼻的腥臭,严重危及大理市和沿湖农民的生活用水。
  污染容易恢复难,大江大湖尤其如此。今年5月,记者来到大理采访时,却惊喜地看到洱海清波重现:望不到边的湖面一碧万顷,岸边湖水清澈见底,水中的青草、石子历历在目。
  环境保护是一门科学,只有找准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才能事半而功倍
  “洱海保护,科研为先”,这是大理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局长尚榆民告诉记者的第一句话。从事洱海研究近20年的他对此深有体会:“建国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关于洱海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因此,洱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在1983年,尚榆民及其同事就展开了过量放水发电对洱海生态影响的研究。1986年,大理州环科所联合云南省环科所等单位,从洱海水污染及富营养等6个专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改善洱海环境的策略。“七五”期间,大理州环科所、云南省环科所和洱海管理局共同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洱海富营养化调查及环境管理规划研究》,提出了防治洱海富营养化的对策。1991—1993年,云南省科委与联合国区域开发中心合作,拿出了洱海湖区综合开发规划……
  不断深化的科研成果,使大理州的领导得以及时转变观念,调整洱海的开发政策。1988年,正式颁布的《洱海管理条例》明确提出,对洱海要实行“保护与开发并重,治理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1997年,大理州又对《洱海管理条例》作进一步修改,提出“保护第一、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各项保护措施也相继展开:限期治理洱海周围的污染企业,取消洱海机动渔船动力设施和网箱养鱼,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是不断深化的科研成果帮我们摸清了洱海的内在变化规律,及时出台了正确的治理措施。”尚榆民局长如是说。
  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提高全体民众的认识。只有因势利导,使大家意识到污染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网箱养鱼是洱海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从90年代起,湖边的农民在3000亩的水面上布放了11000多个网箱,每年投放的饵料达2000吨之多,其中50%的饵料不能被鱼吃掉,成为污染源。网箱不除,洱海难清。
  但是,一个网箱每年平均收入在1万元左右,清除网箱无异于拔掉农民的摇钱树,谈何容易!令人难以置信的是,11000多个网箱在1个月内就全部从湖面上静悄悄地消失了。
  1996年9月—10月,洱海蓝藻大爆发。大理以此为契机,向沿湖农民宣讲洱海污染的严重后果和网箱养鱼产生的危害。“要水还是要鱼?”这道难题使养鱼群众开始权衡利弊,决定取舍。
  “洱海的水脏了,游客可以一走了之,我们却不能!为了子孙后代能喝上干净的洱海水,把网箱拆了,值!”想通了的农民不约而同地作出了痛苦的抉择。1997年春节过后,不用执法人员动手,他们自觉地把各家的网箱一收而光。
  认识到位路路通。取消机动渔船动力设施,禁止买卖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这些重大举措都得以顺利实施。洱海的水质很快发生了明显改善,透明度又恢复至3—4米。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创造必需的条件和良好的氛围,通过各种方式使更多的人逐步摒弃旧有的坏习惯,才能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一身的大理,每年接纳的中外游客达450万之多。洱海的环境压力可想而知。
  “杜鹃”号是洱海中最大的游船,可容纳近千人。然而,记者寻遍了游船的每一个角落,地上看不见一片果皮,找不到一个烟头。
  当记者称赞游客的觉悟高时,“杜鹃”号游船的负责人———大理茶花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谢正松笑着说:“‘觉悟’这个东西可不是天生的。原来船上也是一团糟,扔什么的都有。经过这几年的‘言传身教’,才有今天这个样子。”记者仔细品味着他说的话,不禁想起在游船上听到看到的每一个细节……
  还未登上游船,就先听见船上高音喇叭的广播:保护洱海人人有责……来到船上,笑脸相迎的导游小姐给每一位乘客发一个小塑料袋:“请你把果皮等垃圾装到里面,然后放到垃圾桶里。谢谢!”
  在游船每一层的显著位置,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垃圾容器,大大小小共有30个之多。甲板上、客舱内,不时有佩戴黄臂章的工作人员扫地、拖地。
  据谢正松介绍,旅游公司今年投资800万元购买了新游船,取代了尚能服役的老“杜鹃”号。新“杜鹃”号装有先进的油污分离器和污水处理设施,还配有现代化的免冲式坐便器和专门的吸烟室。
  走下“杜鹃”号时,一位来自昆明的游客感慨万分:没想到大理的环保工作做得这么细!就是毛病再多的人,看到船上这么干净,工作这么到家,也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