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普希金在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04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普希金在中国
  本报记者 李舫
  1999年6月6日,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普希金诞辰二百周年纪念日。普希金英年早逝,却是为数不多的堪称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短暂而不平凡的生活阅历,使他有着成熟的生存状态,也使他有着激越的创作状态。他歌颂自由的声音穿越时空的阻隔,一直为热爱和平的人们所传唱。他的精神、情感、思想、文采乃至他短暂的生命都属于整个人类社会。
  时间随风而逝,经过二百年的风云变幻和历史沧桑,今天,全世界到处都有人相继以各种方式凭吊这位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高傲的自由的歌手”。在莫斯科普希金广场,高高耸立的普希金青铜纪念碑成为许多游人散步的终点,也成为许多手捧鲜花的年轻人爱情的起点。纪念碑上镌刻着普希金的著名诗句:“我将永远被人民所喜爱,/因为我用诗的竖琴唤起了那善良的感情,/因为我在残酷的时代歌颂过自由,/并给那些倒下的人召唤过恩幸。”普希金的文字独具风格———浓墨重彩,爱憎分明。他是一个象征,标示着独特的俄罗斯文学精神。正如果戈理所评价的:“普希金是一个特殊的现象,也许是俄国精神的唯一现象。”
  在中国,普希金是一个说也说不完的话题。自1903年戢冀翚首次翻译了《俄国情史》(《上尉的女儿》),普希金在中国的介绍和传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争取独立、争取自由、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对这位“热爱世界,也爱它的喧嚣”,敢于“揪下我头上的桂冠”,“向世人歌颂自由”,并“抨击宝座的罪愆”的诗人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普希金的诗歌如甘泉般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干涸的心田,他为自由、为尊严苦苦吟唱的勇气令人肃然起敬。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谈到普希金的文学成就时说:“这位出生在十八世纪最后一个年份的杰出人物,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宣布了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对西欧文学摹仿的终结,奠定了他在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的第一个集大成者。”普希金翻译和研究专家高莽用一句话来概括普希金同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关系:“普希金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翻译家叶水夫评价我国的普希金作品翻译工作,认为“翻译界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先是从日文、英文、德文、世界语,然后从英文参考俄文,从俄文参考英文,最后直接从俄文翻译成汉语,终于完成了普希金作品的全部译文,世界上大概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国目前各种多卷本的普希金的全集、文集大概有几十种之多,每种都有七至十本,仅最近两年就出版了十五套以上的普希金全集,各种类型的选集更是难以计数。九十年代,我国又出现了一个普希金作品的翻译、研究和阅读高潮,新译本不断问世,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普希金翻译和研究工作者。
  我国从去年开始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1998年6月,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同北京大学主持召开了“普希金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等五所大学联合举办了以普希金为主题的俄语竞赛;今年4月,俄中友协、俄罗斯文学研究会、普希金研究会、北京大学俄语系共同召开了普希金学术研讨会,全国八十位翻译、研究、教学及出版界代表出席,提交六十篇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纪念文集《普希金与我》,收入一百一十三位作者的文章;《俄罗斯文艺》杂志出版了纪念普希金纪念专号;北京音乐厅将于6月5日至8日推出“纪念普希金诞辰二百周年诗歌音乐会”;北京电视台将在6月播出《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儿》、《驿站长》、《暴风雪》、《村姑小姐》五部根据普希金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海将演唱由中国作曲家为普希金的诗歌谱写的歌曲;哈尔滨将演唱中国诗人和作曲家合作的《普希金之歌》,将发行印有普希金肖像的明信片……
  普希金这个伟大名字和不朽作品将永留中国人民心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