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旧貌展新颜——四川巴中扶贫攻坚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06
第1版(要闻)
专栏:

  旧貌展新颜
  ——四川巴中扶贫攻坚纪实
  本报记者 罗茂城
  走进四川巴中农村,使人耳目一新:昔日的山村小道已变成简易公路;农户门前泥泞的小路,如今由石板铺路。过去用松香照明的穷乡僻壤,现在有了电灯、电话、电视,许多家庭粮满仓、鱼满塘、房前屋后鸡鸣猪鼾、绿树环绕,呈现一派欢乐景象。
  要致富,先修路
  巴中地区,地处川陕交界的秦巴山区,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辖通江、南江、巴中、平昌三县一市,全是贫困县市。
  巴中几任领导认为,交通不通,信息不灵,是制约巴中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致富,先修路”,“要脱贫,靠信息灵”。
  修路要钱,急需改善的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要钱,钱从何来?地委书记周登全对记者说:“我们巴中百姓有句口头禅,叫‘家穷有志气,人穷有力气’。巴中千缺万缺,就是不缺劳动力。我们按政策用足用好每年的劳动义务工、积累工和外出民工。建设所需要的钱,很大一部分是从劳动义务工来,靠外出务工农民挣回来。”从建区之日起,巴中每年都要动员组织几十万群众带上铺盖,开赴荒山野岭,大搞公路建设。5年来,巴中共投资14.8亿元,改造高标准的干环线763公里,建成县乡标准路1372公里,新修乡村道路1852公里。目前,全区公路联网成片,彻底结束了巴中行路难的历史。
  路通财来。过去一些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乡村,端着“金碗”受穷,如今路通以后,大量生姜、茶叶、银耳、香菇、核桃、药材等土特产品从山沟里运出来,成为农民的“摇钱树”。南江县的红星乡,过去是靠救济的特困乡。路修通以后,去年仅外销核桃、板栗等土特产品,人均增收220元。
  巴中的能源、通信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建成4条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动工新建220千伏输变电站。市话容量达到7.8万门,比建区前增长10.5倍。有60%的乡镇建成光缆传输,有300多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为巴中今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微型水利和池园经济
  巴中地区十年九旱。过去水利设施差,往往是下雨遍地流,雨过滴水贵如油。全区有93万人、80万头牲畜饮用水困难,农民主要靠天吃饭。水,成为巴中人民赖以生存的致命问题,也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在地委、行署组织指挥下,一场以治水为重点,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战役在全区农村迅速展开。地委、行署在抓好中小型水利整治和渠系配套的同时,从实际出发,用民办公助的办法,大搞微型水利工程,发动千家万户在房前屋后打井、建池。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明确宣布:“谁建谁所有,谁建谁受益”,子女可以继承,饮用水也可出售。千百年来农村用的是不要钱的“大锅水”,如今第一次出现了“商品水”。
  责权利明确的治水方针,彻底消除了农民“不怕苦干,就怕白干”的思想顾虑,打井、建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许多农户拿出多年的积蓄,投入到微型水利建设上来。5年来,巴中兴建塘、库、堰2.6万口,新增灌面11.2万亩,兴修微型水利工程14.5万口,解决了90万人、7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微型水利功劳不微。近几年巴中地区连续干旱,微型水利成为解决人畜饮用的“保命水”、农作物的“保苗水”,有效地抗御了干旱,夺得农业丰收。
  此外,微型水利为发展“池园经济”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记者在巴中农村看到,许多农户房前屋后修有水池、水井,除了人畜饮用以外,池里既养鱼又养鸭,房屋四周种植果树、药材等经济作物,使巴中近年来出现了种、养、加工、运输相结合的“池园经济”。
  搞起池园经济的农户,每户一年收入少则上千元,多则数万元,千家万户联成一片,形成了面宽、量大、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点。去年全区新建池园经济11.6万亩,发展运销专业户3.5万户,农民人均池园经济收入达840元以上,涌现出纳税800—1000元以上的种植、养殖大户6.8万户。通过专业大户带动和重点帮扶,使40%以上的贫困农民靠“池园经济”收入实现了“越温”目标。
  微型水利也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巴中许多农户把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建家等结合起来,一批文明新村正在涌现。记者在巴中市兴隆村原建卡贫困户王洪云家中看到,全家6口,有9间瓦房,灶台贴有瓷砖,门前果树成行。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全家纯收入1.9万多元,大部分来自池园。
  如今的巴中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人均占有粮食500多公斤,71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全区国内生产总值7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5亿元,分别比建区前增长60.2%和165%。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