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刮骨疗毒”与“讳疾忌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0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三讲”漫笔

  “刮骨疗毒”与“讳疾忌医”
  赵建平
  自我剖析是“三讲”教育不走过场的决定性环节。在自我剖析中,如何对待自身的失误和过错,是闻过则喜,虚心采纳,还是讳莫如深,讳疾忌医,反映了领导干部对待错误和缺点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叙述关羽“刮骨疗毒”和曹操“讳疾忌医”的故事。说的是关羽中毒箭以后,为根除毒素,忍痛让华佗“刮骨疗毒”;而曹操患病后,则疑心华佗误诊和别有用心,拒绝医治,不久就病死了……
  诚然,演义并非正史。但是,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却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在今天的“三讲”教育特别是自我剖析中,同样存在着对待本人缺点错误的不同态度。有不少领导干部能够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敢于自我剖析自己的错误,勇于向自己身上的脓痈毒疮开刀。有的则不然,他们既不愿自我批评,更怕别人批评;有的自视一贯正确,看自己一朵花,看他人豆腐渣,听到恭维话就笑,听到批评就跳;有的怕自我批评丢面子,对自己的毛病捂着盖着,生怕别人去揭;有的自我批评敷衍了事,隔靴搔痒,不触及要害。这就违背了中央关于“三讲”教育的基本要求,不仅害己害人,还会败坏党的事业。
  有无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来一个“刮骨疗毒”呢?还是只要面子,不要真理,“讳疾忌医”呢?在这次“三讲”教育中,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作出抉择。我们主张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提倡领导干部对自己思想上的脓疮要像关羽那样来一个“刮骨疗毒”,而不是像曹操那样“讳疾忌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错误的东西,纯洁自己的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