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坚定不移贯彻民族政策 齐心协力推进经济建设 内蒙古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07
第4版(要闻)
专栏:

  坚定不移贯彻民族政策 齐心协力推进经济建设
  内蒙古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本报呼和浩特6月6日电 记者刘亮明报道:走遍内蒙古,无论是农村牧区,还是城镇边陲,到处可以看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创美好家园的情景,随处都能听到干部群众引以为自豪的一句话:“我们内蒙古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各族人民安居乐业,无愧于周总理‘模范自治区’的赞誉。”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有蒙、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49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的开发建设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区各族人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越来越巩固。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进行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宣传教育。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把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通过舆论宣传、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在学校开设民族政策理论课等形式,使党的民族政策和马列主义民族理论深入人心,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民族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并在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全面的贯彻落实。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同时,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以点带面。1983年,自治区把每年9月定为民族团结表彰月。至今,全区已有近2500个集体和个人受到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表彰。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经济,特别是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仅近几年,自治区就多方筹资投入近2亿元,扶持1000多个少数民族生产项目。各重点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全区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对贫困地区实行对口帮扶。近几年,仅全区民委系统就帮助数十万户、近百万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走上致富之路。民族大团结促进了经济大发展。去年,全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1192亿元,比上年增长9.6%,连续3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全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提高各民族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自治区的教育科技事业几乎从无到有,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就达近万名,有12所高等院校的30多个专业实行蒙语授课,少数民族每万人中拥有在校大学生20.6人,民族中、小学分别达到348所和2785所,普通中小学中少数民族在校生也都占到21%以上。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超过502万人。各种文化团体遍及草原各地,蒙汉两种语言的卫星广播电视1997年就已开通,1000个苏木(乡)文化站为主干的边境“文化长廊”,极大地丰富活跃了边境农牧民的文化生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