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调整后各地市话价格变化不大 电信企业全年业务收入将减少40.9亿元 此次调整为阶段性结构性调整,调整仍将继续 话费到底降了还是升了——电信部门说调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07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头条竞赛

  ●调整后各地市话价格变化不大●电信企业全年业务收入将减少40.9亿元●此次调整为阶段性结构性调整,调整仍将继续
  话费到底降了还是升了
  ——电信部门说调价
  本报记者 白天亮
  电信资费调整方案刚一公布,就有人发出疑问,这次调价从总体上讲到底是涨还是降,电信企业究竟是实实在在地让利还是变了个办法更赚钱?
  在信息产业部,记者拿到了一份调价后各地市话价格统计表。根据这份统计,全国除上海、辽宁之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私人付费用户市话通话费价格降低的有10个,包括河北、吉林、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海南、陕西、宁夏、天津,其中降得最多的是湖北省,降低4分钱。持平的有9个,分别是北京、山西、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重庆和西藏。其余为费用提高的省份。
  我国8400万电话用户90%的通话是市话,所以市话价格的变动显得分外敏感。此前曾有用户及一些媒体反映市话费价格上扬,现在看来,全国各地有升有降。若以算术平均值计,调价前,29个省区市市话通话费平均每3分钟0.14855元,附加费平均每3分钟0.04676元,两者相加为0.1953元;调价后以相同口径算,市话通话费每3分钟为0.1945元,与调价前的实际价格基本持平。
  信息产业部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解释说,近年来由于大量新技术的采用和长途光缆干线网络的建成开通,电信业务的成本结构与成本水平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用户的需求也不同以往。这些变化造成了电信资费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地反映在:国际话费高;数字电路用户少而分散,成本分摊较高;部分新业务,如因特网的拨号接入,收费也较高;“高初装费、低使用费”的资费结构如今已不太适用。所以,此次调价的让利部分主要是解决这些矛盾。
  初装费、上网费、国际话费下调是显而易见的,表面上难辨升降的市话费现在证明是基本持平。据信息产业部的计算,按不变业务量衡量,资费调整后电信企业全年业务收入将减少40.9亿元,列入政府性基金管理的初装费、入网费和附加费全年将减少145亿元。
  信息产业部的有关同志告诉记者,此次调价为阶段性调整,是邮电资费一系列调整过程中的一步,有关部门会继续根据用户的要求与电信事业的发展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