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牵挂多瑙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20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牵挂多瑙河
  王德艳
  你从德国西南端的黑森林款款走来,悠悠地向东流去。到了雷根斯堡城,你忽然拐了个弯,奔向东南。因为那里有奥地利,有世界音乐之城维也纳。尽管你在奥地利境内只有350公里长,在维也纳市内只有24公里,你却因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一曲《蓝色多瑙河》而闻名于世。从那里,你获得了大自然造物主赋予的灵性和不朽的魂魄。然后,你又义无返顾地流向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恋恋不舍地在乌克兰境内作一短暂的“回首”,最后毅然地注入黑海。你不是世界第一长河,在欧洲也排在伏尔加河之后,但你却因主干流经的国家最多而居世界之首。你用2850公里长的柔柔飘带串起了欧洲9个国家,所经之地,两岸的生灵千百年来接受你的滋润而勃发着生机。
  但如今,多瑙河病了。
  多瑙河的血液染上了硝烟,染上了鲜血。你在缓缓地流淌着,汩汩地发出了呻吟。你在贝尔格莱德境内的8条缎带已有4条被炮火撕扯而断,全线航运因而被迫停止,载有50多万吨货物的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乌克兰航运公司的150艘货轮滞留在南联盟境外。更为严重的是,设置在你沿岸的炼油厂、油库和化工厂,在被反复轰炸后引起的严重生态灾难将会殃及更多无辜的生灵。
  全世界都会铭记这个血腥的日子:1999年3月24日,多瑙河生病遭灾的日子。
  我牵挂多瑙河。
  9个多月前,1998年9月17日,我初次见到的多瑙河不是这个样子的。我曾伫立于多瑙河畔,静静地看着多瑙河,她从我眼前静静地流淌而过。有微许的凉风拂面吹过,似乎从远古飘逸而来。眼前的多瑙河与传说中的多瑙河相互叠闪、交错,一时间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待镇静下来,我的第一印象是,多瑙河水并不是蓝色,而是蓝灰色。她舒缓地、静静地流淌着,缺少圆舞曲中那种旋转舞步的律动。她没有长江的浩荡,没有黄河的急湍。岁月风霜的打磨使她少了几分华贵,但仍不失典雅。我想象着千百年来在多瑙河畔的沧海桑田,刀光剑影,因为历史上她先后被古罗马帝国等入侵过,经历过风云变幻,尝遍了腥风血雨。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也曾染指过并一度居住在维也纳。这些历史记忆都曾在多瑙河中倒映和沉淀过,多瑙河应该是一部流动的历史。眼前的多瑙河太过平缓,太过舒展,似乎没有一点脾气。她没有乐曲中的那种激昂豪放,没有令人心悸的潮涨潮落,也不似高山流水,更不是阳关三叠。她更像是田园牧歌、小桥流水,毫无声息地淙淙淌过,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据介绍,多瑙河在夏季涨潮时,水要漫到堤岸。我们拜望她已是仲秋季节,水落潮了,我坐在堤岸上,双腿垂下去,想触摸一下多瑙河水,但仍够不到水面,只好在同伴们“别掉下去”的惊呼中拍照算做纪念。
  阴霾的天空给这次与多瑙河的见面投下一个阴影,我们离开多瑙河,去拜谒施特劳斯塑像时已是大雨滂沱了。难道这是冥冥之中上苍昭示着半年之后多瑙河所要遭受的不幸吗?半年之后,多瑙河果然遭灾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了令人发指的狂轰滥炸。北约发言人招供说,从3月24日到6月1日70天来,北约的飞机进行了31521架次的飞行轰炸,炸毁11条铁路、34座公路桥。通往科索沃的两条主要铁路线和两条主要公路线陷于瘫痪,炸毁了南斯拉夫41%的军用油库和57%的军地两用油库,39%的广播电视转播站陷入瘫痪……除去军用设施的严重损害外,有1300多名无辜平民死亡,6000多人受伤,几十万难民流离失所,幸存居民陷于停水停电的悲惨境地,严重的生态灾难还将在今后的岁月里滋生出不堪设想的后果……
  因之,我牵挂着多瑙河,牵挂着多瑙河两岸的平民老百姓。今年,是《蓝色多瑙河》的著作者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愿《蓝色多瑙河》与多瑙河一起永远温馨浪漫,历久弥坚。
  多瑙河,祝你平安!(附图片)
  题图:奥地利境内多瑙河畔的格雷芬斯坦废墟。章云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