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政策扶持 财政支持 广揽人才 黑龙江农村教改生机勃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2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政策扶持 财政支持 广揽人才
  黑龙江农村教改生机勃勃
  本报讯 黑龙江省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采取多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呈现出勃勃生机,从而使全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90年的4.6年提高到7年,为建设农业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费上,他们贯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和优先发展教育原则,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全省县级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去年达到30%,并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使农村各类学校危房率由5%降到1%,砖瓦化校舍达到87%,规范化学校达到65%。近两年又筹集学校建设资金1亿元,重点用于装备教学器材。现在,农村的中小学大多数是当地最好的房子、最美的环境。特别是在支持农科教结合上,他们每年由省财政拨出专项资金1200万元,省农行安排专项贷款5000万元,用以鼓励搞得好的地区和单位,哪个地方匹配得多就往哪里投。此外,各级财政坚持紧缩其他开支办好教育的方针,每年都根据实际需要列出一笔计划机动资金用于农村教育,去年省财政就一次性拨出1.3亿元。
  在实用科技教育基地上,他们给农村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划拨土地。由省政府统一下文件,提出农村学校实验田、示范田、种子田和生物园的参考标准,每所中学不少于45亩,小学不少于30亩,全省达到60万亩。“三田一园”既是实用技术的教学基地,引进新技术的实验基地,也是县乡党政领导和村干部抓科教兴农的示范基地,同时也为学校开辟了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补贴教师生活,降低学生费用。
  他们还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一线服务。省政府出台了鼓励大部分教育科研单位科技人才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专门文件,市县乡各级政府对于农业科技人员下基层进行办班讲学、兼职任教、科技指导等服务,都制定了有偿服务的优厚政策,促进上挂、横联、下辐射。今年又专门组织了10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参加的科技服务团,带技术、带项目、带成果、带良种、带生产资料下乡服务。(王风光 张广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