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世界需要联合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25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54年前的6月26日,在旧金山举行的制宪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同年10月24日,宪章正式生效,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组织于是日诞生。宪章的制定和联合国的诞生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盟国共同规划战后和平体制的一项重大成就。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动武和科索沃危机,引起了世人对《联合国宪章》的关注和思考。
  世界需要联合国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 李铁城
  《联合国宪章》作为联合国组织的基本法,除序言和结语外,共19章111条。宪章第一章规定了联合国的四项宗旨和七项原则,阐明了建立联合国的目的及其要实现的目标,并规定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遵行的各项原则。宪章的宗旨与原则是宪章的总纲和精髓,宪章其他条款的解释和适用必须与之相符。宪章的宗旨与原则,不仅指导和规范联合国组织的运行实践,而且已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宪章把“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作为联合国所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并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理会
  1945年旧金山制宪会议期间,盟国还没有最后打赢战争,战争浩劫使人们对和平充满渴望。罗斯福、斯大林等人强烈感受到了各国民众的和平愿望。罗斯福说,他对永久和平并不那么乐观,但他相信50年的和平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斯大林则强调,有责任为未来一代建立一个至少能保证50年和平的组织。宪章不仅在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的决心,而且为防止战争、维持和平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运作机制。
  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表明,尽管世界局部战争不断,但第三次世界大战终于没有爆发。50年和平的实现,联合国功不可没。世界要实现第二个50年以及更长时间的和平,还是要继续沿着宪章所创建的和平机制与形成的国际秩序前进和发展。现在少数西方国家试图绕过联合国、抛开安理会,去构筑什么21世纪的“战略新概念”。实际上,这些所谓“战略新概念”并不新,它深深地打着上个世纪那些臭名昭著的“炮舰外交”、“大棒政策”的旧印记。可以断言,它绝不会给世界以和平,只会造成新的混乱和灾难,甚至有可能把世界引向一场比战后任何灾难都更为严重的灾难。
  “大小国家平等”和“不得干涉内政”,是宪章宗旨与原则中规定的两项不同、但又有密切联系的重要原则
  中、美、苏、英四国早在1943年通过的《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中就明确宣布,大小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是将要建立的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基础。旧金山会议则将这一原则发扬光大。联合国不是世界政府,而是协调各主权国家行动的中心。主权国家是宪章所构筑的国际体系的一个最基本单位。如果主权平等原则被践踏,天下就会大乱,国际合作的基本工具就可能被破坏,国际组织本身也许就不可能存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主权原则远不是一个过时的概念。
  同样,不得干涉一国内部事务的原则也绝不是宪章中的弹性或装饰条款,而是极具约束力的强制性规定。不干涉内政是宪章制订者当初有意划出的一块联合国所不能干预的领域。因此,在宪章第二条七款中规定凡属“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并不要会员国将该项事件依本宪章提请解决”。无庸讳言,冷战时期,南非白人种族政权和英、法、荷、比、葡等老殖民者都曾拿宪章二条七款作过挡箭牌,以抵制民族自决与联合国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的谴责和制裁。但那属恶意歪曲,应另当别论,绝不应因此而妨碍对这条原则的强调。
  按照主权平等的原则,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联合国组织的平等成员,参与世界事务的讨论和解决。由于大国拥有中小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和影响,对世界和平与安全负有更大的责任,在联合国中也享有倍受尊重的地位。宪章充分尊重大国的地位和作用,并让大国在安理会享有否决权,但宪章拒绝那种几乎已成为某些大国顽症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现在,肆意欺负那些与自己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不同的弱国和小国,似乎已变成了某些大国的本能和恶习。这同宪章的宗旨与原则背道而驰。
  人权条款在宪章中居于重要地位。重视人权是对的,但将人权问题凌驾于宪章的其他宗旨与原则之上,这不仅在理论上与宪章的宗旨与原则并不完全相符,而且在实践中常常被别有用心者作为挑起事端、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北约对南联盟动武,便是一个借保护人权之名、行野蛮摧残人权之实的典型事例。它也昭示世界:维护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仅不能淡化,还应一再重申。如果众多的弱国和小国不起而捍卫主权平等原则,那霸权主义就会得寸进尺,欲壑难填。
  宪章把“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俾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规定为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行的一项基本原则
  宪章并未指望会出现一个没有争端的世界,它只是规定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建立起一个内容广泛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和争端频频发生,不断被提交到安理会解决。安理会批准的维和行动的次数直线上升。但近年来,安理会频繁、过多地使用标题为“对于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之应付办法”的宪章第七章,致使一些中小国家日益担心联合国可能将成为某些大国干涉其内政的工具。中国一向反对片面利用宪章第七章的军事干涉手段,反对不加区别地动辄对成员国采取制裁措施,坚持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实践证明,中国的主张是正确的。
  宪章禁止使用武力,但现实世界局部战争、冲突和暴力持续不断,距宪章的理想境界还很遥远。这种矛盾现象的出现,至少是由于:第一,宪章构筑的国际体系仍不完善,还难以有效地制止侵略,尤其是无力制止拥有否决权的超级大国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第二,国际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远没有受到应有的遏制,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力量,使剩下的那个超级大国变得更加有恃无恐、横行霸道,对在与其战略利益攸关地区使用武力常常是毫不犹豫。科索沃危机后,一些弱国、小国普遍担心西方大国还会制造下一个科索沃。因此弘扬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非法使用武力,确属适时和必要。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对联合国寄予厚望,希望它在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作为
  与1945年相比,今天的世界已发生历史性变化,但宪章的思想仍充满生命力。进入90年代以后,一位联合国秘书长曾讲过一句很深刻的话:“联合国宪章提供的指导方针,即使在撰作者未能预见的情况下,依然不失其时效。”
  科索沃危机给联合国带来很大的困扰,它预示着新世纪的联合国将面临严峻挑战。但我们没有理由悲观,世界绝不会回到国联时代,联合国也绝不会成为国联的翻版。世界曾为国联失败付出过沉重的代价,今代人类再也承担不起世界从多边主义倒退回去所带来的后果。试想,如果没有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体系所提供的精神力量和营造的安全屏障与国际秩序,这个世界的危险和混乱将会增加多大。笔者认为,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深陷困境之后,又不得不回到当初曾信心十足必欲绕开的安理会,恐怕还是慑于联合国所具有的无法抗拒的权威和影响。这说明联合国绝不会被任何国家、即使是超级大国所轻而易举地抛开。因为即使对超级大国而言,也无法承受由于伤害联合国而带给自身利益的巨大伤害。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无不对联合国寄予厚望,希望联合国在促进世界和平、合作和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作为。人心所向,联合国一定能够为新世纪的未来世界服务。(附图片)
  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联合国安理会就由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共同提出的科索沃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常驻联合国代理代表沈国放(中)代表中国政府投了弃权票。(本报资料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