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大会在京开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24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大会在京开幕
  李瑞环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开幕式前会见国际建协官员及中外建筑师代表
  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位建筑师代表聚集一堂,就21世纪建筑学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广泛交换意见
  本报北京6月23日讯 新华社记者张荣典、本报记者武卫政报道: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全国政协主席、大会组委会名誉主席李瑞环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李瑞环说,在世纪交汇之际,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位建筑师代表聚集一堂,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就21世纪建筑学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广泛交换意见,这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瑞环说,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20世纪也是人类社会蒙受巨大灾难的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破坏,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日益恶化,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李瑞环强调,值此关键时刻,人类应该冷静深入思考,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应该积极探索新路。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直接构造者的建筑师,长期以来,为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他们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作为。他说,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尊重客观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建筑师的神圣职责。要注意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要高度重视和努力保持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格,使普遍性的文明成果寓于不同的个性之中,使建筑丰富多彩。要坚持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建筑师必须对历史负责,对祖先负责,对子孙负责,重视保护前人遗产,努力给未来创造财富而不是留下包袱。要做到建筑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建筑师必须重视建筑学的研究、运用,必须及时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变化,借鉴和体现其他学科的综合成果。
  李瑞环说:中国建筑文化对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几千年来,中国建筑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沃土上发展,有很多技术上和艺术上的创造。中国文明博大精深,得益于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诸多文明成果,得益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这次国际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世界各国建筑同行互相切磋、交流合作的机会。我们愿意很好地向大家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共识,共同构筑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讲话全文另发)
  建设部部长、大会组委会主席俞正声在开幕词中说:本届大会是国际建协成立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在亚澳地区举办的盛会。时值世纪之交,大会承担着总结过去,探索未来的重任。作为本届大会承办国,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
  他说,以“21世纪的建筑学”为主题的本届大会承担着回顾总结20世纪,规划21世纪的历史使命。中国建筑师、建筑界同仁愿在以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建筑师的交流,寻求更加广泛的合作,共同促进世界建筑业的发展与繁荣,共同营造美好的未来。
  国际建协主席莎拉·托佩尔松女士在开幕词中感谢中国政府提供了举办这次大会的机会,使世界各地的优秀建筑师们能在这个文明古国欢聚一堂。
  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焘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开幕式上致了欢迎辞。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建设部副部长、大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叶如棠,有关部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际建协的官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位建筑师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前,李瑞环先后会见了与会的中方代表和托佩尔松女士等国际建协官员以及世界著名建筑师代表。
  在为期4天的大会期间,中外建筑师们将从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文化、建筑与技术、建筑与城市、建筑学与职业精神、建筑教育与青年建筑师等6个方面发表学术报告,进行专题交流。大会组委会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展览并将组织100多场专题学术研讨会和讲座。本届大会之后举行的国际建协第二十一次代表会议还将讨论形成“北京宪章”等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将对21世纪的建筑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附图片)
  全国政协主席、大会组委会名誉主席李瑞环会见国际建协主席莎拉·托佩尔松(右一)等国际建协官员和世界著名建筑师代表。新华社记者 白连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