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工程难收尾 川娃无奈住危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26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观察台

  工程难收尾 川娃无奈住危房
  四川宣汉县天生镇进步村小学,现有7个教学班,2个幼儿班,430余名学生,12名教职工。学生来源面广,除了本村学生外,附近6个村的农家娃也慕名到此上学。然而,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却长期处于压力和担忧之中。原因是校舍年久失修,已成危房,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特别是幼儿班教室墙角下沉,墙壁出现一条长约2米、宽5厘米的裂缝。为防“万一”,一遇刮风下雨,只好停课。另外,学校附近有几家矸砖厂,除了机器的噪声影响正常教学外,矸石灰尘和各种烟雾还严重影响着师生们的身体健康。
  1996年10月初,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决定在全县农村兴建村级教育系统“1·3示范工程”,即:在农村定点兴建一所标准初级中学,3所标准村级小学。进步村有幸获得此项目。
  同年10月21日,天生镇杨镇长等一行人亲临进步村召开会议,确定新校址在距原校300多米的张家坝。村民们奔走相告,孩子们兴高采烈,村干部信誓旦旦:再穷也要投资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1997年3月31日,在天生镇政府举行的招标工作会议上,宣汉县金桥建筑工程公司(乙方)获得承建资格,并与进步村村委会(甲方)正式签订了合同。工程标的为50.32万元,资金来源为县里拨一点,区里给一点,镇上筹一点,村民捐一点。
  6月10日,乙方按照合同要求正式破土动工。4个月后主体工程竣工。但因甲方资金不能到位,乙方已垫资45万元左右,无力再继续施工,被迫于10月23日停工。
  双方“扯皮”一年后,经多方做工作,乙方无奈作出让步,于1998年10月23日甲乙双方签订复工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县文教局拨款5万元,村民务工投劳折款5万元,学校集资3.5万元。但仍然杯水车薪。1998年11月底再次停工。教学楼内外粉刷、装修、厕所等扫尾工程搁浅。
  尚未完工的教学楼至今孤零零立在那里,周围长满了杂草。不知这里的孩子何时能搬出危房,圆了“新校梦”。
  四川宣汉县 魏轿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