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自强自信六盘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29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城市新观察④

自强自信六盘水
本报记者 胡跃平 孙海涛
●“三线人”的到来,这里才有了一座年轻的城市;
●百花与钢花相映绽放,碧波与乌金一同流淌,是这座城市的品位;
●“一黑二绿”已经成为六盘水迈向21世纪新的立足点。
群山绵绵、层峦叠嶂的六盘水是不知“汉孰与我大”的夜郎古国所在地。这里蕴藏着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煤海。35年前,10万煤矿工人,10万钢铁大军开到这里,一时间乌金钢花在昔日的古国流光溢彩。
说是古国,不过是山林部落的自诩。至本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大山,几家农户。
六盘水人今天仍有一种历史的自豪:我们“三线人”的到来,这里才有了一座年轻的城市。六盘水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1965年,国家决策开发这座江南煤海,改变我国北煤南运的局面,并配套建设水城钢铁厂。从当时的安顺、兴义、毕节三地区划出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组成六盘水地区。六盘水因此得名。三个县成为三个特区,分设三个矿务局,矿区成了城区的雏形。在为国家生产了2亿多吨煤炭的同时,六盘水渐渐长高了,长大了。寂静的群山里有了林立高楼,车水马龙。
水城,是六盘水的中心区,因曾有大片沼泽而得名。这是一片开阔的盆地,座座突兀的秀美山峰矗立其间,好似朵朵盛开的荷花,因而水城也名荷城。
钢城煤都的人们惜水惜花。穿越盆地小小的水城河正在被拓宽疏浚,笔直的排污沟、滨河林荫道,伴着汩汩清水绵延数公里。占地数百亩的河滨公园正在加紧建设。这里的人说,百花与钢花相映绽放,碧波与乌金一同流淌是我们城市的品位。
建于80年代的人民路展现着这座城市的气魄。每有外地人来此,无不为山区里这条40米宽,足有10公里长的城区大道惊叹。如今另外两条60米宽带有街心花园的中山路和环城南路又在伸长延长,计划修筑15公里。当初,有人嫌人民路建得太超前,大而不当。今天,他们为自己的大手笔与国家新时期建设需要相吻合而深感自豪。
去年,铁道部作出重大部署:“决战西南,强攻煤运”,主战场就在六盘水。5年内投资逾百亿元,水株复线、内昆线、水柏线和六盘水编组站同时开工。“三线一站”将在六盘水形成北上四川、南下广西、西进云南、东出湖南的铁路大“十”字,六盘水从此将舒展出更加伟岸的筋骨。
六盘水人还有更深层的自信。水钢多经公司经理李忠山向我们谈起数千职工下岗分流再创业的艰苦历程时不禁眼圈发红。多年亏损陷入困境的水钢,去年首次盈利近2000万元,其间,再创业的工人们作出了巨大贡献。水城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刘宝真说,分流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们正在奋力拼搏,有望顶起企业1/3的天下。他们用自己的坚强,塑造出这座城市硬朗的性格。
面积近万平方公里的六盘水市,城镇面积不过3%。六盘水人正在广袤的田野和高炉、井架间创造着新的协调。这里的地形海拔差异大,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一黑二绿”已经作为六盘水迈向21世纪新的立足点。他们不再仅以“西南最大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而自豪,而要为这座“黑色”的城市添上更多的绿色。多味薯片、核桃饮料、富硒茶叶、方便米饭、反季节蔬菜等等,一大批优势资源正通过现代化工厂而成为当地颇具前景的绿色产业。
登高远眺,钢城煤都被浓郁的绿色围绕,一派盎然生机。(附图片)
题图:六盘水城市新貌。
黄蜀锦摄
今日六盘水已基本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孙海涛摄
50年代初期六盘水矿山煤场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