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洋为中用”追求品味上海“吧文化”自创一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02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洋为中用”追求品味
  上海“吧文化”自创一格
  朱光
  上海自从拥有了大剧院、博物馆、美术馆这样一些出类拔萃的文化设施后,市民的艺术生活便发生了明显变化,视野更为开阔,品味逐渐提升。此外,在街头巷尾,那些市民自己经营、设计的休闲文化,娱乐生活也正同步提高,日益丰富,其中呈现出来的情调和品味可以说走在了全国各大都市的最前列。
  “吧”取自英文“Bar”,原指小酒馆。近几年我国各大城市出现了大小酒吧,或聚集于一条街上,或散布于四面八方,消费日益大众化。这些“吧”,其实并不为了饮酒,更多的是交际、聊天、休憩。在上海,吧文化又自有一种独创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慨叹,许多“吧”,甚至与酒已不再有什么因果关系了。
  推陈出新的概念早就席卷上海的娱乐业,人们不满足单纯的伏特加或是红茶,就连背景音乐也不再是恒久的埃尔顿·约翰的《风中之烛》了。顾客们不断更新的情趣逼着商家搞创意,以致上海各种各样的“吧”远比外国更丰富多彩。眼下,遍布于衡山路、茂名路以及东部大学校园区的“吧”,分为偏重怀旧和强调动作性两大类,当然也有一些“吧”结合了两种特色。
  上海人的怀旧以历史生活为蓝本。陈设于汉源书吧里的一些实物可以让人恍如隔世般地触及到往昔的岁月,状如“格莱美”标志的大喇叭留声机、敲击之下依然铿锵的老式打字机,还有各式各样的烛台乃至贴有某家具厂出品标签的旧式梳妆台,在白炽灯黄黄的灯晕下显现出沉着的黄铜色、青铜色,仿佛褪色的黑白照片,依旧清晰。还有些颇有意思的历史证明:结婚证书、毕业证书,持有者怕是已作古多年,通过照片留给我们的是羞涩的笑容。
  这样的酒吧犹如时光隧道,吸引着孙道临、秦怡、舒适等老影人回首当年,也诱惑着中青年艺人寻访艺术的根源。
  另一类强调参与的“吧”则更需要顾客亲自动手,因为具体操作的劳动乐趣甚于坐着静静欣赏。这样的吧有布吧、陶吧、箭吧、玻璃吧等等。
  天平路上的布吧颇具特色,除了一些斗笠、蓑衣及蓝印花布的摆设外,还能营造气氛,那里放着一台织布机和两架纺纱机。一位苗家少女专司教人纺纱织布,具体动作可分解为踩踏板,左右扔梭子。虽然宽三十厘米、长五十厘米的布要织上一天,但人们还是愿意走上前,坐下来,踩踏板,扔梭子,周而复始地体味经纬交错成布匹的成就感,一如当年的黄道婆。布吧还能满足顾客玩蜡染的兴趣,在纯白棉布上涂抹几笔抽象画,辅以一层薄蜡,创造出天然的“冰裂”效果。
  另一个稍需画功的休闲场所是画吧。画吧分两种:一种是卖画兼卖酒水的休憩之所,一种是学画兼品咖啡的学堂。前者是圈中人的艺术沙龙,后者是大众休闲的去处。茂名路、复兴路就散布着几处这样的吧。画画也不算太难,只要有充分的空间想象力和色彩感就可以即兴挥毫,至于作画工具,完全由画吧提供。
  玻璃吧和箭吧更男性化一些。吹玻璃和拉弓射箭虽然是体力活,却也被环境和摆设点缀得很文雅。玻璃吧的主体是个温度高达一千三百摄氏度的熔炉。老板还不忘在周围围一圈花花绿绿的瓶瓶罐罐,既是顾客选择的样板又突出了主题。箭吧则配以各式运动明星的画和朝气蓬勃的音乐。
  总之,无论是“怀旧吧”还是“动作吧”都不忘衬以与之相关的文化。时空交错的恍惚与勤劳,运动时的那份忘我,让忙碌的上海人暂时抛开现实的纷繁与浮躁。而且,在一家家如同小型博物馆的“吧”里消磨时光,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释放,还有人文关怀般的容纳。(图片为周雷摄影)(附图片)
  去布吧里织布,其乐融融。
  到陶吧里阅读,清雅悠闲。
  身旁是老古董,边读书边讨论,自有一番情趣。
  在“三层阁”里翻杂志,目不暇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