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别盲目进入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02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直言录

  别盲目进入市场
  元也
 文艺演出注重市场,看重票房收益,原本值得称赞,但从近一年的文化市场发展中也暴露出演出团体、演出经纪人、演出代理单位的一些弱点。他们预测演出市场时常常一厢情愿,客观调查分析少,主观判断认定多,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使得演出虎头蛇尾,以轰轰烈烈的市场呼喊开始,却以票房可怜反响平平而草草告终。演出市场经营成败得失,其实也是常事,但他们对自己的缺陷往往又不肯认真总结,只知遮遮掩掩,吃一堑并未长一智,没有把教训化为提高市场能力的有益经验。
  欲图进入市场的演出产品,在踏入市场前首先需要对自己的作品有明确的把握:这样的作品能否与市场结缘,可不可以互为因果。即使进入市场,也要考虑是全部进入合适还是部分进入有益,采取什么样的市场运作方式为宜,在市场中占怎样的位置。最需要了解的是自己作品的观众究竟以哪一类人为主,其中肯拿钱买票的都是些什么人,是在大剧场演出票价定得低一点好呢还是在小剧场上演票价高些更有利?演多少场比较适当?然而很遗憾,当别人问到为什么演这么多场,为什么定如此高的价位,为什么选这种场所,甚至为什么像这样的作品也想嫌钱时,演出经营者多半的回答听起来都显得那么外行,那么自以为是,过于偏重主观能动性。有不少演出单位特别迷信媒体的事先炒作,以为各种广告加宣传真的是一呼百应,观众会跟着媒体倾向决定取舍,在票房败局已定的状况下,居然还相信媒体的哄抬和张罗能起死回生,转败为胜。
  演出经营需要知识需要技术需要才能,更需要专业化,不是简简单单随随便便的事情。真正的市场式的演出经营业在我国刚刚起步,人才不足,专业化较弱,随意性大。有许多演出都是一锤子买卖,所以演出经营者常常是临时的;不少演出公司仍然带有铁饭碗性质,演出结果如何还不能直接影响他们的命运。处于这种环境中,演出团体和个人对市场千万不要抱有幻想,存在奢望,迈出的每一步都要经过调查、分析、实实在在的设计。盲目进入市场只能事与愿违,欠了一屁股债不说,还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