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展示新时期文坛风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03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展示新时期文坛风貌
  马相武
  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坛风云变幻,现象纷呈,让今天的理论家和评论家不禁产生出“文本浓缩”和“文献留存”的愿望。我们已经读到了有关新时期文艺发展历程的辞典体、语录体、论文集式、专著式(如思潮演变、社团流派分类组合)、年鉴体、编年体等多种形式体裁的具有史料性和工具性的图书,而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的、由杨志今和刘新风主编的《新时期文坛风云录》则采用了一种易于产生阅读兴奋的新的编撰体例。这种编撰体例或写作方式更多来自从读者接受立场出发的文化观念,大大加强了史料和内容的纪实性、亲历性、可读性和原现象性。编者将二十年的文艺史返还或提取成为诸多重要现象,如历次“青春诗会”、胡风丁玲平反、“文化热”与寻根文学、第五代电影、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美术、流行音乐、陕军东征、小剧场戏剧、武侠小说热、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等。编写者通过重大现象的还原,来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以有助于推动文艺更新更高的发展。在带有导读和总论性质的前言中,编者划分了近二十年文艺发展的三个阶段,并概述了历史观迷失在文艺中的主要表现,也提出了编写本书的一些基本考虑,如特约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亲自撰写一部分篇章,由于是根据回忆或笔记整理而来的首次发表,以其历史细节和第一手性质,成为弥可珍贵的史料。此外,近二百幅图片与文字映衬配合,图文相辅,互为补充。最后所设置的具有参考检索功能的附录,也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使用者提供了便利,尤其可以帮助人们具体地、全面地了解二十年的文艺成就。图片和附录,是当前重视读者阅读权益的出版者、著作者特别注重的方面,而本书编者更充分地考虑到了读者的文化兴趣和切实的需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编者在力求提取重大现象,加大历史概括力度,增强史料性、可读性的同时,努力做到“较为全面地揭示出中国文坛二十年来发展的全貌”。为此,编者在编撰过程中,力图涉及文艺的各个领域,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音乐、服饰、文艺理论和有关艺术文化,同时,注意历史演进的时间顺序,如新时期文学的先后几次浪潮。因而显示出内容丰富而不杂乱随意,亲近读者而又系统合理的特色。作为文艺研究者,编写者将新时期文艺看成一种历史现象,对有关事件现象提供必要的历史背景性的材料,以对事件本身加以说明,它包括对事件的相关因素如时间、参与和权威等状态的认定,现象与历史事实的关系如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辨析等;同时,也注重对于文艺发展中的作家艺术家及领导人等相关人物的叙述和研究,并兼顾到对所发掘出的历史事实进行阐释,人物活动的成果如文艺作品文本也被看作文艺主体内心思想、文化构成和审美情趣的反映。再有,编写者重视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以及民族集体心理在特定时代、时期上的综合作用力,并兼顾到了对于引发历史事件的“心理学规律”的认识和呈示。因此,风云变幻和纷繁零乱的二十年文艺历史,仍然由于具有某种连续性和内在统一性而值得人们去记忆、去回味并由此获得一种由外向里的描述和研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