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数字教育之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04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全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如果运用得当,会极大地促进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但若只是进一步强化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它的作用很可能是“误国”而不是“兴国”。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统领——
  数字教育之魂
  辛新鑫
  美国最大、最浪费的行业是什么?《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回答:是教育。15到20年来,美国政府每年在这个行业的投入超过4000亿美元,所取得的最大教育成果,是8000万人学会了使用电脑,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其中只有不到100万人是通过学校学习的。
  6月25日,在北京莱软电子科技公司举办的中国数字教育研讨会上,社会文献出版社吴伯凡副编审讲的这个故事,引发了与会者深深的思考。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计算机教育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回顾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80年代中期,以“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为标志,计算机教育形成了第一个高峰。五部委联合推出的中华学习机,成为当时“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主要手段。那时的计算机教学强调程序设计和计算机语言学习,认为计算机语言是人类的第二文化,谁不懂它就将成为当代文盲。
  经过近10年摸索,教育界逐渐走出了强调程序语言学习的误区。1991年的全国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上,计算机学科被定位成基础性、工具性学科。从此,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始大规模开发和应用。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这些新兴的教学手段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到90年代中期,中小学都开始开设计算机课程。国家“七五”、“八五”计划都有专门拨款,用以开发计算机教学软件。
  目前,随着网络化的普及,计算机教学正进入第三次大发展时期。教育部门认识到,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仅靠现有设施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构建远程教育体系,才能以较小的投入实现大范围的覆盖。从单纯“教会使用计算机”到“利用计算机手段实现教育现代化”,计算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尽管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但与会专家认为,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仍然存在着“三低”:一是学校计算机配置率低。全国78万所中小学,仅有不到8万所配备了计算机,而且大多数只有一个计算机教室,计算机数量在15台左右。二是使用率低,平均每周8课时,只占总课时的15%。三是功能效益低。一般学校只用它进行文字处理、键盘操作的教学,很多高档次的计算机只发挥了打字机的功能,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细算下来,国家投资的总效益仅为2.5%。
  分析原因,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主任王本中认为,主要是软件开发跟不上,高质量的软件少;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跟不上,教育观念有待更新。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现行的中小学教育制度存在弊端。
  据权威统计,现有的理化课程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严谨,所学的内容既难又深,只有25%可被学生接受。同时,强制教育时间比重过大,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此外,理科学生所学的内容基本上是工业经济时代积累的东西,多年来一直没有更新。一些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很习惯现在这种方式,认为它可以提高高考升学率。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一些教育软件备课系统内容很丰富,拿到学校去,老师也说好,但根本用不上。软件开发者一般是跟着市场需求走的,一旦根据先进教育思想设计的软件缺少市场,自然就会掉过头来,去将就那些陈旧、僵化的东西。
  对此,莱软公司副总经理傅可为尖锐地指出,如果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只是强化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它对教育所起的作用可能适得其反。有些软件虽然设计得不错,但从内容上看大多是对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美其名曰“夯实基础”,实际上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压抑。
  计算机教育的灵魂是软件,软件的灵魂是进步的教育思想。教育软件的民族化问题,决不应停留在技术形式上,而应是内容、教育思想方面的创新。吴伯凡认为,现在学校以学生为“原料”,基本上沿用工业时代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实行严格检测(考试)制度的做法亟须改变。
  但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没有多年的积累是无法完成的,而且教育不能先破后立。据透露,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借助新的技术手段,筹建虚拟学校,希望能够边破边立,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先让老师、学生、专家把认为好的内容放上去,然后由实践来进行检验。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界和计算机界形成良性的互动,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附图片)
  左图:日前,在力教多媒体公司召开的计算机教育观摩会上,众多教师被设计新颖的教学软件所吸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