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军民共建铸辉煌——密云县双拥工作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0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军民共建铸辉煌
  ——密云县双拥工作记事
  本报记者赵兴林
  北京市密云县素有“京师之钥”之称,是连结华北与东北的重要门户。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血沃幽燕,长眠密云。而今,坐落在燕山深处的密云水库,又是首都北京的重要水源保护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驻军部队把密云视为第二故乡,驻密云、爱密云、建设密云已变成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其中,军民协力建设绿色家园卓见成效,42万亩环湖果品基地业已建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6%,水体质量和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记者采访感受至深的是,为建设绿色家园,保护密云水库这盆净水,“拥军情”声声悦耳,“爱民曲”绵绵悠长。库区周边移民工作量大,驻地部队主动请缨,出动车辆和兵员支持,历时31天,行程10余万公里,群众物品无一受损。县政府授予“爱民模范,运输先行”称号当之无愧。担负守护水库任务的武警官兵,因值勤点多,驻地分散,靠部队自身难以解决喝水难、洗澡难、冬季取暖难。县领导慰问部队时了解到这一情况,责成有关部门一周之内解决了困扰部队的“三难”。县消防中队原驻地出入不便,县政府出资150万元建起新营房。地方拥军情意深,部队爱民情深切。驻地武警涌现出“爱事业重于生命,为事业牺牲自我”的优秀基层干部霍山生英雄人物。霍山生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像一座丰碑永铸人间。他生前所在部队主动与库区周边村庄结成“共建”对子,共同制定防止水源污染措施,开展“争做守水传人”的活动,有效地保证了水库的绝对安全和水质清洁。如今在密云,“部队的事就是地方自己的事”,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都在自觉行动。感受最深、受益最大的莫过于部队的同志了。记者到某部队采访,乘坐的汽车刚过铁路线,宽敞平坦、长约1500米的“拥军路”直通军营。殊不知,以往这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坎坷不平之路,部队因财力不足难以解决,去冬密云县筹集资金75万元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听说记者采访,这支部队所在的檀营乡4位乡干部赶到军营,座谈气氛顿时活跃起来。部队政委王汉卿述说当地乡政府无偿提供31亩口粮田,为部队盖起了蔬菜大棚,县农委、蔬菜办派人作技术指导,保证子弟兵吃好、吃鲜、吃优。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县政府组织的“文化进军营”宣传队,不仅活跃了军营文化生活,还送来洗衣机等生活用品。地方拥军的事例说不尽,部队拥政爱民的事迹更动人。几位乡干部如数家珍地述说部队与12个村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开办少年军校、定期为全乡育龄妇女进行体检等,鼓舞了全县人民的爱国拥军热情。
  这一段段佳话,既是军民鱼水深情的赞歌,也是建立一座座丰碑的基石。全县涌现出4个“双拥”共建市级标兵单位,6个市级先进单位;30个被评为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