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中日经济合作的新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08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日经济合作的新发展
  冯昭奎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经济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在贸易方面,在直接投资方面,还是在政府资金合作方面,都有良好的业绩。
  回顾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日本不仅是中国在贸易方面的最重要伙伴,而且是在包括贸易、直接投资、政府资金合作等的“综合的经济合作”方面的重要伙伴。当然,中国也是日本的十分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这种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对两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中日间形成了贸易和直接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比如,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使用金额在1993、1994、1995年分别比上年增长85.9%、57.1%、49.5%,与此同时,1993、1994、1995年两国贸易额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37亿美元、89亿美元、94亿美元。3年间中日贸易额平均每年上一个“百亿美元”台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导致中日三资企业对日出口产品增多,而三资企业的生产需要又引起了来自日本的零部件、原材料及机械设备等中间产品与生产资料进口的迅速增加。据统计,中日三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出口占整个对日出口的比例达到50%以上。
  第三,1979年以来日本向中国提供的总额达6万亿日元的政府开发援助和经济开发资金,用于中国的铁路、港口、桥梁、公路、通讯网、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煤、石油等能源开发以及环境保护、中西部开发等方面,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投入使用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就使用了日本政府开发援助提供的约300亿日元资金。
  然而,不能不指出,1998年中日经贸关系出现一些倒退,不仅两国贸易额比1997年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且日对华直接投资的协议金额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出现这种情况固然同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些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中日两国间的问题。首先是日本经济在1997、1998两个年度连续出现了负增长,中国经济虽保持着7%—8%的增长率,但比起前几年也稍有下降,这不能不对两国进出口产生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减少的原因,除去同日本自身经济形势有关之外,主要是1995年以后日元汇率趋于下降,致使日本企业在日元升值压力下向海外转移生产据点的积极性减弱,同时,中日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对两国经济合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中日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两国经济合作存在着巨大潜力。可以相信,近年来中日贸易下降是一时的,困难也是一时的。随着中日两国已表明要确立的“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得到落实,两国经贸关系乃至整个经济合作将会继续得到发展和扩大。
  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日期间,中日曾就经济、青少年交流等领域的33个合作项目达成协议,现在狠抓这33个项目的落实,并进一步开拓两国合作的新思路,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课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