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解读“复合型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09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放眼全球

  解读“复合型危机”
  贺凯
  亚洲金融危机对不同国家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其中印尼所受冲击最为严重。政治动荡、经济衰退已使这个昔日的“亚洲虎”失去了活力。目前,在其他国家逐步走出低谷之际,唯有印尼还深陷泥沼,复苏前景仍不明朗。究其原因,印尼所面对的已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或经济危机,而是一场集政治、经济、社会三个层面危机于一体的“复合型危机”。这种危机的产生虽有其外在和偶然因素,但实质上却是印尼本身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长期存在问题的集中爆发。
  首先,政治体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1965年苏哈托政变上台后,依靠军队的支持,利用宗教和政党制衡各派势力,打击各种反对声音,建立起以其为绝对权威的集权政体。该政体带有明显专制军政府的特点。东南亚一些国家都有过相似经历。在特殊历史环境下,该政体曾使印尼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民主意识日益增强,该政体逐渐为时代所淘汰。80年代以来,菲律宾、泰国先后经历了民主运动和政治改革,军人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但在印尼,苏哈托却凭借其在军队和官僚体系的威信,以及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绩,维持这种集权统治体系达30多年。“朋党勾结”和“贪污腐败”已成为阻碍印尼社会发展的两大痼疾,人民的不满和厌恶情绪与日俱增。终于,经济危机成为政治变革的催化剂,人民走上街头,苏哈托被迫辞职。然而,苏哈托的下台并未完全摧毁其建立起的政治体制,因此印尼政治危机的彻底解决仍需时日。
  其次,经济体制畸形发展。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滞后。印尼长期以“原材料、产品”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带动经济的增长,但这种低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已跟不上近年出现的以技术竞争为主的国际市场的需要,所产生的结果是印尼贸易赤字逐年攀升。金融业开放速度过快。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印尼金融业也普遍存在银行监管不完善、审批机制不透明等缺陷。但为刺激经济,政府1988年起就开始开放银行业,之后又逐步走向金融自由化。过早开放的后果是造成银行系统混乱、呆账现象严重以及外债比例、结构严重不合理。特权经济有悖市场规律。苏哈托集权政体在经济领域表现为特权经济、垄断经济和官商勾结现象严重。这种建立在非市场基础上的经济怪胎,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国际竞争意识差和抵御外部危机“免疫力”弱等弊端,日益成为经济繁荣背后的重大隐患。
  最后,社会矛盾加剧,贫富差别扩大,骚乱频繁发生,华人往往成为代罪羔羊。去年5月,印尼发生了针对华人的种族暴行,这不但严重损害了印尼的国家声誉和国际信誉,而且还直接导致政府威信扫地,社会法纪无存。治安不靖、宗教和种族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地阻碍了国内外投资者信心的恢复。
  今年是印尼的大选年,6月国会选举和11月总统选举后,印尼的历史有望翻开新的一页。然而,无论谁最终赢得大选,如何解决苏哈托时代遗留的“复合型危机”,都是新政府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