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争创全国文明城区,营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健全、生活方便的跨世纪新型城区,一直是北京市西城区追求的目标 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08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文明创建活动巡礼

  争创全国文明城区,营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健全、生活方便的跨世纪新型城区,一直是北京市西城区追求的目标
  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
  潘毅包旭东高辉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自己的家园是一方衣食丰足、环境优雅的乐土。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年复一年地为自己勾画着蓝图,并乐此不疲地付诸实践。
  一盘棋:知西城、爱西城、建西城
  拥有31.66平方公里土地的北京市西城区,自古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荟萃之地。西城人利用这里的皇家宫苑、王府私邸、寺观坛庙、名人故居、自然景区众多和集中的优势,在中心地带将开发建成水土相连的“二街三区”,即:平安大街老北京历史风貌一条街;阜成门—景山历史文化旅游街;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西四北四合院平房保护区;中南海、故宫周围皇城保护区,让居住在这里的百姓和外来的观光者在西城体味到浓浓的老北京风情。同时再建一批风格各异的建筑,进一步塑造西长安街“庄重、素雅、大方”的风格,完善西单大街的商业中心形象,创造金融街在传统风格衬托下的现代格调……
  一条心: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西城,有以“双拥共建”闻名天下的柳荫街。1982年,驻街部队官兵和居民拉起手来,开始了共建柳荫之路。徐向前、杨尚昆、叶飞、张爱萍、杨成武、陈锡联等居住在这里的老一辈革命家,不顾年高体弱,走出家门和居民一道栽下了棵棵树木。从那以后,500米长的柳荫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有人说,西城是首都之都。这更多的是指国家党政军机关首脑在西城,中央及国务院50多个部、委机关在西城。从国家领导人到各级企、事业单位干部群众,如此密集地居住在一片土地上,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西城独有的特点,由此也带来了各界人士共建西城的壮观景象。
  今年入春以来,中宣部、中组部、中直机关、国管局、总参、总政、总装备部等几乎所有驻区中央单位和部队,纷纷号召本单位机关干部、部队指战员利用大好时光植树种草,美化西城。今年4月20日清晨,千余名部队官兵、青年志愿者、预备役民兵、国企职工和机关干部拉开一字“长龙阵”,将西长安街至木樨地5公里沿线的交通护栏、公共设施擦洗得干干净净。5月15日,全区30多万军民走上街头、深入小区开展热火朝天的“周末一小时义务劳动”,地区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一股劲: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环境连着你我他。京城治理大气污染的第一战役中,西城人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809台燃煤茶炉和3559个大灶的煤改气任务。现在,他们正加班加点,力争9月底前将区内所有1吨以下锅炉全部使用清洁燃料;10月底前建成8片无煤区。
  园林工人是“黄土不露天”工程的排头兵。入春以来,为了抢季节,多植绿,千余名园林职工放弃休息日,有些班组24小时连续运转。截至5月底,西城区绿化竣工面积已达15.5万平方米,修补和铺装路面约13万平方米。
  西单文化广场,是西城人奉献给新世纪的“明珠工程”,它占地2.2公顷,其中以绿化为主的城市广场就达1.5公顷。建成后,将成为一个气势恢宏的开放式空间,集休闲、娱乐、文化交流、购物于一体。目前广场的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道路铺装和绿化美化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可望于近日撩开面纱,露出倩影。
  但大多数北京人也许不知道,西城人为了在商家一致看好“寸土寸金”的西单建设群众性文化广场,硬是拆迁了原本生意兴隆的“西单劝业场”,一年损失2000多万元的收入,当时1100多户个体摊商和44家国有门店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搬迁完毕。
  如今的西城,认养绿地、“一带二”护绿、周末义务清洁环境一小时……一个个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从耄耋老人到青年志愿者、护绿小卫士,80万双勤劳的手拧成一股劲,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西城明天更美好!(附图片)
  压题照片:初具规模的北京金融街。包旭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