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郁郁青山淌清泉——王朝闻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09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郁郁青山淌清泉
  ——王朝闻印象
  李一
  无论是读王朝闻先生的文章还是与他交谈,在感到豁然开朗之外,还会进一步明白艺术与人生的密切联系,加深对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的理解。王朝闻善于用生活感受表达艺术至理,道理讲得鲜活风趣,文章很有吸引力。
  我们曾见过下笔千言,不知所云的“玄言”;见过为了某种“体系”、“主义”生搬硬套的艺术评论,这样的评论即使建立了“体系”,有了“主义”,却窒息了那原本鲜活的艺术对象;我们还见过盛气凌人、装腔作势、板着面孔教训人的高论,这种高论只能使读者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人们之所以爱读王朝闻的文章,爱听王朝闻谈艺术,是因为王朝闻与艺术家不隔,能帮助艺术家解惑。他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你,而是与你谈心,像导游那样带你进入审美的境界。读王朝闻的文章,不仅使你感到原本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活,了解艺术的奥秘,而且使你增加创造的信心,并获得审美的快乐。作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王朝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艺术,可贵处是他运用的得体、自然,高妙处是他把艺术道理寓于饱含个人感受和体验的艺术现象与生活现象的议论中。称王朝闻的美学是艺术家的美学是恰当的,他的贡献之一,是使理论自身艺术化。
  理论的艺术化得力于艺术地观察世界和把握人生。王朝闻本来就是艺术家,他在画速写和创作雕塑作品时就十分注重体验生活,把握艺术规律。同样,从事美学研究,更注意观察周围的世界,把生活中的现象与艺术中的现象结合在一起思考。即便是在极度困难时他仍能从艺术的角度观察社会和人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中,王朝闻注重思考艺术与战争的联系,把艺术规律和战争规律结合在一起思考,将军事斗争中的原则方法活用于艺术研究中,不仅在残酷的战争中丰富了人生阅历,而且丰富了艺术理论的内容。文革中的王朝闻成了被批斗对象,他在被批斗的现场,仍能用艺术的心态和眼光品味周围的一切,包括各种角色的表情动作。王朝闻后来解释说,这样去观察周围,顿时使自己心理上变得轻松,并且由被动变成了主动。这当然是一种智慧的做法,更体现了对艺术的执著。十年浩劫中许多艺术理论家悲惨地死去了,王朝闻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在牛棚中写出了著名的《论凤姐》,以特有的方式讽刺了极左思潮。
  马克思曾肯定过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我觉得王朝闻不仅是艺术地掌握了世界,而且用艺术充实了人生。正是生活中的王朝闻幽默、机智、风趣、乐观,善于在平常和反常的社会现象中增加人生阅历,体验审美快乐,发现艺术规律,因而在中国当代学术界树立了一种极具个性特征和思想深度,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的治学风范和理论品格。许多人惊讶年届九十的王朝闻仍然笔耕不辍,不断有新作问世,艺术感受仍十分敏捷,对当前学术动态了如指掌,其实,无须惊讶,这位早已将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的智者,犹如郁郁青山,时刻会自然流淌清泉的。
  适逢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和雕刻家王朝闻先生九十华诞、从事学术活动七十周年,我们特刊发此文,以示祝贺。
  ——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