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我的慈善婚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0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发展慈善事业为国为民分忧

  我的慈善婚礼
  1997年4月,我和未婚妻正在为如何举办婚礼而挠头。因为我俩大学毕业后虽分在同一单位工作,但老家却都在外地。如果大操大办,就免不了派发“红色罚款单”,俗气不说,还要耗费长辈们和朋友同事们的不少时间、精力和财力,的确于心不忍。如果不办,偷偷摸摸的又怕让人笑话,真有点为难。突然有一天,当地晚报的一条消息让我眼睛一亮:济南市慈善总会已成立并公布了热线电话。于是,一个“慈善婚礼”的计划在我脑中形成了,征得她的同意,我拨通了济南市慈善总会热线……
  5月13日早晨,天下着细雨。我和已成为我妻子的她撑着花伞,捧着鲜花,在几位年轻同事的陪伴和嬉笑声中来到了附近的公共汽车站。
  到了市慈善总会,我和妻子先捐了200元钱,随后向工作人员提出做半天义务工的要求。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我们开始登记、整理各项捐赠记录及来信来电。那些无私的话语和慷慨的捐助,使我们感受到一颗颗滚烫的心。慈善总会的领导听说我们的事都纷纷赶过来,临时决定破格接纳我们为总会会员(因为接纳会员时限已过),并向我们颁发了会员证,还将总会徽章别在我们胸前。接着,记者们闻讯赶来,聚光灯、采访机、话筒伸到了我们面前。我悄悄地对妻子说:“本来不想声张,可这下倒好,全市全省都知道了。咱这不算‘偷偷摸摸’了吧?”在热烈幸福的气氛中,我们分发着喜糖,接受着大家的祝福,憧憬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半天时间过去了,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我偕妻子登上长途汽车回老家了……
  如今,我们爱情的结晶即将出世。我和妻子已达成共识:慈善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并为即将出生的孩子策划了一个“慈善计划”作为“见面礼”。计划的内容暂时保密,不过有一点可以透露:我们不想追求“轰动效应”,只希望将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植入下一代心中。
  山东济南钢铁总公司张兰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