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谈教师的科学素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0
第7版(教育)
专栏:治教之道

  谈教师的科学素养
  吴云清
  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科学的力量使人不仅有效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而且能动地改造人本身。教育人、培养人乃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将科学与教育的两个轮子一齐转动,才能真正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蓝图。
  科学就是主观符合客观,认识和行动符合客观规律。教育的发展只有同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才会有新的希望。
  教师担负着塑造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他们能否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对待工作,能否具备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实用技术的普及。根据最近对北京市教师1487份问卷调查和实际考察,仅有21.3%的教师了解并回答出世界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标志;66.8%的人承认自己科技知识贫乏;有不少人曾明确表示:进行科技教育是专任教师的事,与己无关。北京的情况尚且如此,其他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可想而知。很明显,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许多教师是“科盲”,那么又如何将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方法应用到教育工作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呢?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依靠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一方面,伴随科学的发展,教师对科学的认知、思考及技能操作水平影响着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教师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方式方法又关联到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创造力的提高。一些教师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提出问题,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知,在相互切磋的氛围中实现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因而,求真、求实的科学素养体现着教师严谨治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状态。这种科学的意识和科学的态度正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所必需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