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坎布斯图书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1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坎布斯图书馆
  李北兰
  就像我们国内的大城市一样,澳洲的悉尼除了最繁华热闹的市区外,还有很多卫星城镇。这些卫星城镇也被称为“市”,其大小不过是我们的一个市辖“区”。作为福利国家,这些“市”建有多种免费的公共服务设施,其中最有特点的要数市政府图书馆。
  我所居住的卫星城名叫“坎特伯雷”,中心镇为市政府所在地坎布斯,图书馆就设在市政府旁边一幢超市大楼的底层。坎特伯雷是华裔、越裔、韩裔、黎巴嫩裔的聚居区,故图书馆里不仅订有华文、越文、朝鲜文、阿拉伯文的报纸,还有以上几种文字的书籍(多为侨领捐赠)。图书馆内摆有多台公用电脑,专供读者查阅资料、读上网的报纸杂志和玩电子游戏。此外,馆内还摆着几大架音乐磁带和CD,愿借者请便,但有个限度,即包括书籍在内,一次只能借10件,日期为3周。借阅期到,如想续借,可打电话到图书馆,还能延期两到三周。
  澳洲科技发达,图书馆的借阅系统早已电脑化。借书时将书拿到出口处,由工作人员照过激光,出门时书就不会“叫唤”;如有书要还,只需在进门时将书放进门旁的自动通道,电脑自会消除书上的激光印迹和借书记录。第一次进图书馆时,我有些疑虑:“书包里装有刚在报摊上买的华文报纸,出门时会不会吱哇乱叫?”儿子笑着说:“放心,这里的电脑认得‘家门’!”果然,携其进出如走大路,从未见电脑盲动。不过,电脑也有出错的时候。去年底,儿子接连收到好几封市长亲笔签署的催书信:“某年某月某日,先生借了图书馆的××书没有归还,请接信后立即完璧归赵。”架不住市长先生的如是催促,于是,儿子便回了一封信,声言“并没借××书,请查一查”。过了两天,图书馆工作人员打来道歉电话:“对不起,是电脑搞错了。”
  因是公共服务设施,故办理借书证就十分快捷方便,只需出示一个写有借书人地址的信封,证明你是本市居民,就可以得到借书证,前后不过几分钟。作为外国公民,原以为办理临时借书证起码得看护照,结果,不仅没看护照,连“信封”也用不着出示。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看了儿子的借书证后,便立马拿出一张电脑借书证,请我写上自己的中国姓名就算了结。这个借书证不仅可以在坎布斯中心图书馆借阅,还可以在坎特伯雷市所辖的其它社区图书馆使用,一次照样可以借10本书或磁带和CD。为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借书证上特地注明:可以预订书籍,该书归还后本馆即刻通知;读者因病残不能上图书馆,可送书上门;图书馆对本地历史进行研究。
  和悉尼其它图书馆一样,坎布斯图书馆周围的环境优雅宜人,很有些“开轩面场圃”的味道。对面是一个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的街头大花园,有秋千、转椅、滑梯等儿童游乐设施,也有供游人休憩的木条桌、靠背椅。此地是华人聚集区,常见成群的华裔老人在此摆龙门阵、打太极拳、舞剑、喂鸟。玩累了便到图书馆的沙发椅上一坐,静心静意地过一把“母语阅读”瘾。那日阅报出来,见图书馆外面张贴着一张华文通知:“欢迎社区的华裔老人周六下午3时到本馆放映厅看中国电影《牧马人》。”方才知道,图书馆还兼着部分社区活动的组织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