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干就干好让群众满意好支书王任光事迹传壮乡广西区党委追授他模范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2
第1版(要闻)
专栏:

  干就干好让群众满意
  好支书王任光事迹传壮乡
  广西区党委追授他模范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
  编者按:这里推荐的是特困县特困村的一名党支部书记的感人事迹。他叫王任光,为了解决村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的问题,他带领村民奋战6年,不仅改变了他所领导的骨龙村的面貌,也给我们留下了至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王任光说,“不干就不干,干就干好,让群众满意”;骨龙村的村民们说,“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王任光。”王任光牺牲了,更多的王任光式的党员干部将会涌现!
  本报南宁7月11日电记者郑盛丰报道:在广西,“好村官”王任光的感人事迹正被广泛传颂。6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作出决定,追授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乡骨龙村党支部书记王任光模范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光荣称号,号召全区干部群众像王任光那样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今年1月2日,王任光带领5位村民到一处极为险要的路段打炮眼,新钻的炮眼处于悬崖之上,点炮后撤退的小路窄小而坑洼不平,稍有不慎就会翻身落崖。王任光将村民王任福、王任丰等劝回家,又不由分说地将韦茂庭准备用来点炮的香烟头一把掐灭,推他离开。等到现场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才用香烟头一一点燃6个炮眼的导火索,然后撤离。也许是又饥又累,也许是走得过急,他踩中一块浮石,落下悬崖,随即爆破飞落的石块又砸在他的身上,王任光不幸殉职,年仅41岁。
  坐落在都安县西北部石山峰丛中的骨龙村,过去由于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村民生活非常贫困。1993年,刚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任光立下壮志:本届村班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攻克“三难”。他说:“‘三难’解决了,我们就是龙的脊梁;‘三难’解决不了,我们连狗的骨头都不如!”他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掷地有声的三句话:不干就不干,干就干好,让群众满意。
  王任光带领村民硬是在座座石头山上开出一条条道路。他是出色的钻机手,先后用过3台钻机。第一台油钻机是1994年底他为凿炮眼开山取石购买的,第二台油钻机是他1995年被村民直选为村主任后赊来的,第三台风钻机是进入打眼凿山攻坚阶段时他借来的。劈山开路时,有一处20米长的路段,上下都是几十米高的悬崖绝壁,按常规已无法施工,王任光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绳绑腰悬空吊在半空往绝壁上打炮眼,然后又亲手引爆炸药。谈起这些,骨龙村的群众流着眼泪对记者说:“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王任光。”
  到1998年底,除了王任光家所在的弄月屯,骨龙村屯屯通了路,有了电,修了水柜。王任光说,我是村支书,我家和弄月屯的“三通”,理应放到最后解决。王任光无愧于父老乡亲,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家。记者在王任光家看到,他家几乎有3/4是用油毛毡、纸板、竹条围成;家里最好的物品是3个普通铁壳开水壶以及他弟弟送的一架半旧缝纫机;家里的一床蚊帐,竟有52块补丁……妻子先后养了11头猪,卖了6486元钱,被王任光死缠硬磨“借”去修路;妻子的弟弟送来400元钱让他们添置物品,又被王任光拿去救了修路的急。为了修路,王任光这几年捐助和挪用家里及亲友的资金累计达15400元。
  从王任光牺牲前写下的一份报告上,记者看到骨龙村5年来的巨变:劈山凿岩开通了5条路,长18.5公里,基本实现了屯屯通公路;新建家庭水柜374个,全村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难;架设了15公里的高低压输电线路,解决了27个屯的用电问题。王任光还与学校教师走村串户,先后集资4.1万元,建起了两幢540平方米的教学楼。1998年,骨龙村人均收入达1260元,比5年前增长3倍多;目前全村只剩下25户45人未解决温饱问题。
  广西区党委的决定说,王任光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是广西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又一位英雄模范,他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干部的精神风貌。他不仅是农村基层干部学习的榜样,也是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学习的榜样。
  骨龙村村民以最隆重的民族仪式送王任光远行后,正以实际行动将王任光的精神发扬光大。乡亲们自发为王任光家里修建了他生前来不及修建的家庭水柜,并继续修建他未完成的最后一段公路。7月1日,在党的78周年生日这一天,河池地区及都安县主要党政领导与骨龙村76名新老党员一起,到王任光牺牲的路段过组织生活,宣誓要坚决打胜扶贫攻坚战;邻近一个乡组织227名村干部到王任光牺牲地举行“学英雄,见行动”集体签字仪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通过现代传媒,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像王任光那样做人做事,像王任光那样拼搏奉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