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高速公路建设带来了什么——高速公路采访万里行采访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2
第2版(经济)
专栏:

  高速公路建设带来了什么
  ——高速公路采访万里行采访纪实
  冉永平赵彤刚樊晓国
  从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去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6258公里,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不可谓不快。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大、占地多,在我们经济实力还不够大的今天,该不该如此大规模建高速公路,社会各界一直有不同看法。
  如何看待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及其作用?最近,中宣部和交通部联合组织了一次高速公路采访万里行活动,分别赴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以及经济还欠发达的山西、四川,沿这些地区的高速公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采访。在深入调查采访中,我们认识到,评价高速公路的意义,不能仅仅看路本身投了多少钱,赚了多少钱。虽然目前几乎所有高速公路都没有收回投资,但放开眼光看,修高速公路的更大意义在于激活效应和拉动作用。
  激活一方经济
  在这次采访中,记者最大感受是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也许一条两条路不足为奇,如果条条高速公路沿线都是如此,就不能不说具有规律性。
  在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起点”上海市,嘉定区计划经济委员会何智奇向记者介绍说,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地区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在通车后的5年内,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24.8%,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上海市另一条高速公路莘(庄)松(江)高速公路沿线也是如此。据上海市松江区统计局副局长盛继林介绍,莘松高速公路通车后的8年间,松江区GDP年均增长率达27.8%,沿线地区高达32.7%。松江区还在莘松高速公路两侧7公里长的路段,开辟了占地面积为20多平方公里的松江工业区,目前该工业区已成为上海郊区投资环境最好、发展最快的园区。
  山东的例子也很说明问题。“1993年前,中国地图上没有刁镇这个地名,济青高速公路在刁镇设了个出入口,新版的中国地图上才有了刁镇。”章丘市刁镇的一位镇长对记者这样说。正是这个出入口给这个小镇带来了发展机遇,通车后的第三年,刁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6.1亿元,镇办企业上缴利税3600万元。
  兴了房地产,旺了旅游业
  地价变化是高速公路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北京市首都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毕玉玺向记者介绍说,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土质较差,一般只能种植二类农作物,通车前每公顷土地平均价格仅为4.2万元,而现在沿线开发区每公顷土地已超过120万元,增长了近30倍。据推算,京津塘高速公路仅产生土地增值效益就达75亿元。
  如果说房地产得益于高速公路,那么旅游业也同样受益匪浅。据山西省旅游局方面介绍,太旧高速公路通车以来,山西旅游业一改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国际游客及旅游创汇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1997年全省接待国际游客超过12万人次,创汇3747万多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800多万人次,创收43亿多元。
  富了老百姓
  高速公路沿线的老百姓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路通了,百姓的钱包鼓了。如广佛高速公路经过广东南海市大沥区,在高速公路建成前的1988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为1504元,而1998年农民人均收入则达到了7900元。再如沪嘉高速公路沿线的上海嘉定区的5个镇和1个工业区,1997年人均收入为7315元,比全区人均收入高出近3000元,而整个嘉定区的人均收入又明显要高于上海市的其他郊县(区)。
  那么,高速公路如何使沿线的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的呢?江苏省镇江市的同志告诉我们,在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前,镇江市句容销往上海的草莓七成熟时就得采摘,现在通过高速公路运输,可以等到九成熟,每公斤能比原来多卖1至2元,并且能销往过去因距离原因而难以问津的中远程城市,销量大增。该市丹徒县龙山村近年来靠养鳗鱼迅速致富,但在高速公路通车前,鳗鱼从村里经312国道运往上海需7至8小时,途中又是充氧,又是换水,不但成本高,而且死的也多。现在产品沿高速公路运到上海仅需3个小时,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农民收入如何不增加。
  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房村村民陈家明向记者介绍,过去他家的收入主要靠水果种植,近年来,他和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在自家果园里开展了“农家乐”旅游休闲服务业,游客在这里可以“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品果、冬季观雪”。但在成渝高速公路开通之前,游客大多数是成都市民,高速公路通车后,每个周末,重庆、广安、涪陵等路程遥远的游客也蜂拥而至。近两年,他家的旅游服务年收入达7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