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以人为本攀高峰——记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家名院巡礼

  以人为本攀高峰
  ——记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本报记者赵永新刘磊
  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超声心动图卫星转播会议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会议的主持人来自中国——这是第一位中国医学专家入主美国主会场,并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国内、国际专家的交口称赞。他就是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张运教授。这位从挪威学成归来的年轻学者凭借医院提供的沃土,成为我国超声学界的佼佼者,他所带出的一批年轻有为的临床、科研骨干,使该院的心内科在全国声名鹊起。
  张运的成长历程正是山东医大附院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缩影。该院院长杨兴季告诉记者:“医院的发展固然离不开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设备,但我们更看重人的作用。以人为本,多方考察引进人,不拘一格培养人,不惜一切留住人,搭好舞台用能人,这是我们的治院之道。”
  对心脏和紧附其上的血管及血液流量的精确检查、诊断,是对心血管患者实施手术的根本依据。1986年,获得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张运学成归来,山东医大附院专门为他配备了国内一流的实验室。张运和他的助手在瓣膜性心脏病定量诊断的基础上,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多普勒心动图定量诊断、三维超声心动图等多项新技术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介入性超声心动图》等著作,不仅使一大批病人避免了有创性心导管检查,而且能发现有创伤检查发现不了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这些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多项,被国内外有关文献广泛引用,使我国在超声心动图临床研究和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著名妇产科专家江森教授是国内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先驱者之一,早在50年代初期就开展了腹膜外盆底淋巴结清扫术及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江森教授主编的《实用产科学》、《实用妇科学》自问世以来,已成为全国妇产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获得国家图书一等奖。针对卵巢癌难以早期诊断,治疗不规范的现状,江森教授正率领他的学生们进行“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综合防治”这一卫生部重点项目的临床研究。
  耳鼻喉科是山东医大附院的又一重点科室。在孙鸿泉教授的领导下,该科室在50年代就以内耳开窗术、颅脑手术、面神经减压、人工喉、喉功能重建享誉国内外。自1978年至1996年,该科共手术治疗305例下咽癌患者,其中206例作了保留喉功能的下咽切除术,5年治愈率为48%,居国际先进水平。1986年该科室成为国务院批准的耳鼻咽喉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拥有王天铎、栾信庸、陈瑛、王廷础等4名博士生导师。颅底肿瘤因其位置位于头颅中央,前后上下均有重要结构而成为一道世界性难题。为避免或减少病人术后畸形,王天铎教授采用上颌骨翻瓣、下颌骨外旋、颅面联合进路及颈侧入路等方法完成了30例颅底肿瘤手术,效果良好。
  1979年建立的血液病研究室,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茂宏,从事血液病学研究40余载。早在1989年,他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设计了以康力龙、一叶狄碱、左旋咪唑为主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张教授领导山东省血液病协作组,率先报告了125例由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引发的急性白血病,对禁止乙双吗啉在国内的滥用起了重要作用。
  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杨兴季院长满怀信心地说:“山东医大附院将凭借院校联合、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的优势,继续实行人才兴院战略,为更多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