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慈善车唤同情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2
第6版(国际)
专栏:走街串巷

  慈善车唤同情心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于宏建
  在基辅市区运营的五颜六色的公交车辆中,5332号电车显得与众不同,其宽大的车身上绘制的不是国外名牌产品的广告,而是黑色的警钟和一幢正在燃烧的建筑物的图案。
  5332号电车是为纪念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由基辅市政当局批准投入运营的。乘坐该车不用买票,乘客自愿向车内的捐款箱投钱。按照有关规定,所得的捐款全部提供给遭受核辐射侵害的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治疗。
  记者日前乘坐了这辆电车。这虽是运营30年的“老字号”电车,但整个车厢显得整洁庄重。车厢四壁整齐地悬挂着有关核事故的资料照片和事故中遇难的抢险人员的遗像,两个分置前后的捐款箱上四支电控烛光闪动着。不时响起的低沉的音乐和歌曲增添了车厢内的肃穆气氛。一位老太太告诉记者,像她这样年龄的退休老人,按照法律可享受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但她每次赶上乘坐这辆慈善电车,都会情不自禁地捐出相当于一张普通车票的钱,希望能以此来表一份爱心。
  记者在终点站与电车司机攀谈中了解到,为保障5332号慈善电车的正常运营,基辅电车公司每年都要拨出2万多格里夫尼亚的专款,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本报基辅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