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淮安市设立计划烟办公室推销地产烟,禁卖外地烟——欲秀“一品梅”岂能筑“篱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2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淮安市设立计划烟办公室推销地产烟,禁卖外地烟——
  欲秀“一品梅”
  岂能筑“篱笆”
  本报记者顾兆农
  近日,记者在江苏淮阴地区采访,看到烟酒市场上的某些不正常的现象,甚为费解与吃惊。比如:在涟水县城的市场上,几乎买不到外地产的香烟,一统天下的是以淮阴产的某品牌为主的地产烟;县里一家在1994年已经宣布破产、如今又更名为淮阴东盛酿造厂生产的一种名不见经传的“澳特”啤酒,占该区的啤酒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在淮阴市和淮安市,个体经营户不得销售外地产的香烟。
  淮安有个计划烟办公室
  淮安市政府计划烟办公室设在市糖烟酒公司的二楼。记者在这里看到,墙上贴着4张“99地产烟责任区划进度表”,表上明确地记录着每个单位全年应该完成的采购地产烟的计划数。比如:市档案局是20条,电信500条,公安系统600条,交通系统2000条,工商系统3000条,经委系统2000条,马甸乡400条,板闸镇450条……墙上的这些表格是今年7月份“地产烟”销售情况的明细账目:哪个单位买的,什么时间买的,买了多少,都以日记的形式一一记录在案,清清楚楚。
  这个办公室的“一把手”是该市分管流通的副市长,任务是给各乡镇和各市属单位分配淮阴卷烟厂生产的“一品梅”等地产品牌的香烟。这些烟,在淮安又被称为“计划烟”。
  “不准卖”及其他
  在淮安,记者在一些个体经营摊点看到,店里卖的一律是地产烟。店主说,在这里,他们这些个体户不得经销外地产的香烟。据说在淮阴市也有同样的规定。但是,记者在淮阴市汽车站附近的个体摊点却看到有“红塔山”烟卖。店主说,“这是刚刚开的禁,特许的。您瞧,每包烟上都贴有防伪标记。这样,进价就贵了一点,因此,卖得相对也贵了。”问:不是不准卖外地烟吗?答曰:偷着卖呗。
  记者在淮安市白酒市场发现,所有白酒瓶盖上都贴有“淮安酒管——监制”的防伪标志。到市“酒管办”了解这事,回答说不清楚;找到市商业局的一位副局长,他说,这是为了防止税收流失而采取的一项措施……现在这个做法已经停止了。当问及贴一张防伪标签收多少钱时,他却说“不知道”。而淮安的白酒经销户们对此却清清楚楚:上门来贴,每瓶收0.5元;而已经贴好了标记的酒在进货时,每瓶就直接加价0.5元。涟水县政府办公室今年3月23日曾发文,规定对县内市场销售的白酒、啤酒、色酒以及含有酒精的饮料进行贴花销售。大概因为反映强烈,在两个月后,又发文取消了该规定。
  在涟水的一个超市,经指点,我看到外地啤酒酒瓶的底端都有“B”字样的标记,据说,这是国家规定的。而地产的“澳特”啤酒酒瓶上却没有。经销商告诉我:“上面经常来检查,若查到外地酒的酒瓶上没有‘B’字样或其他问题,马上拉走。”
  市场封锁要不得
  “不准卖”的另一面,是地产品高度集中的销售、统一的“必须买”;通过贴花销售之类的办法来规范市场,增加的是有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者的负担。
  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如果连国内经济的一体化都做不到,如何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企业在政府的襁褓中可以“抱”大,但却“抱”不强。这是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给我们留下的结论。纵观国内当今红火的企业,没有一个不是靠自身的努力在市场的竞争中壮大的。还有一个经济现象值得研究:市场越是开放的地方,经济常常也越发达;而市场越是封闭的地方,经济则越落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